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碳强度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服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中国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2013年,国家总体减排方略持续推进,外加能耗“双控”(能耗总量控制和能耗强度控制)行动,受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等因素影响,服务业碳强度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t/万元)。



(1)概括2005-2019年我国服务业碳强度的分布特点。
(2)与北京、安徽等地相比,广西、贵州、青海等地服务业碳强度较高,指出其影响因素。
(3)从人口密度和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影响北京、安徽等地服务业碳强度特征变化的原因。
(4)为促进我国服务业碳减排,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7-1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省十联考暨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2 . 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高投资、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随着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提出,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珠三角地区自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污染避难所”。下面图中左图示意广东省地理区位,右图示意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1-2009年相比,2009-2017年广东省工业碳排放在空间上(     
A.向珠三角集聚B.向南北集聚C.向东西集聚D.向港澳地区集聚
2.2013-2017年工业碳排放总量较大且整体呈现减少趋势的城市是(     
A.潮州B.茂名C.韶关D.广州
3.下列属于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是(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产业转移③营造生态林④产业升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B.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C.发展灌溉,把沙漠变良田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有利于实现个人碳中和的消费方式是(     
A.少开车、多步行B.多吃反季节蔬菜C.追求室内恒温恒湿D.增加洗衣频次
3.下列会成为可持续发展障碍的是(     
A.绿色经济B.贫困问题C.循环经济D.低碳经济

4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建班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