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津市海岸线全长153km,滩涂面积336km2,滩涂坡度平缓、泥沙底质、水质肥沃,贝类资源曾经十分丰富,其中以有机碎屑、悬浮的微型颗粒和浮游生物为食的滤食性贝类众多。由于港口的建设及填海造陆,天津沿海滩涂被分割为中新鲤鱼门滩涂、减河口滩涂、滨海湿地滩涂3段,导致三段滩涂的贝类种类、资源量等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天津沿海是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下图示意天津沿海滩涂分布。



(1)简析天津沿海滩涂适宜贝类生长的自然条件。
(2)简述各段滩涂的贝类种类、资源量等逐渐形成各自特点的原因。
(3)从生态效益的角度,阐述贝类资源的重要性。
2022-07-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最适宜生存在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带。澜沧江支流罗梭江流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亚洲象大约5~6年繁殖一次。孕期长达18~22个月,每胎只产一仔。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长期采食农作物,加上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亚洲象开始逐渐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下图为罗梭江流域某一村庄附近示意图。某科考组曾经在此布设红外相机监测野象,图中A、B、C、D为四个监测点。现在对亚洲象的监测逐步改进为在无人机上加装红外镜头。



(1)简述该区域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原因。
(2)指出在哪一个监测点观测到亚洲象的概率最大,并说明理由。
(3)在无人机上加装红外镜头相对于定点布设红外相机有何优点。
2022-09-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20年3月开始,一群亚洲野生象的迁移引起全球媒体的热切关注,“大象要去哪”成人们津津乐道的关注点。象群一路北上,途经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州、峨山、玉溪、昆明,使沿途地区民众及农业等受到不小损失。亚洲野生象主要集中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限制,野生象保护区并非连成一片。下图为亚洲野象。



分析亚洲野生象栖息地碎片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野生象的保护措施。
2022-06-1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七)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俗称“四不像”,原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在清末除一部分麋鹿被运往欧洲各地外,麋鹿在我国消失。1985年,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首批22头),麋鹿在百年之后重回故土。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经野化训练后重归自然。为保护麋鹿,我国建立了四个麋鹿繁育基地,分别是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原阳县麋鹿散养场。下图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1)简述图中天鹅洲故道的形成过程。
(2)说出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广布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湖北石首成为野生麋鹿繁殖基地的优势条件。
(4)推测该区域麋鹿回归自然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
2022-09-07更新 | 5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西部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9月)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带附近,由于其生长在水陆交界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年来,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已完全丧失生态功能。下图为1987~2017年海南岛花场湾红树林分布变化示意图。



(1)分析1987~2017年花场湾红树林减少的原因。
(2)说明花场湾红树林分布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
2023-03-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二)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中国特有物种。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广泛,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范围不断退缩。滇金丝猴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平时多在云杉、冷杉林中活动。目前滇金丝猴自然种群仅存13个,约1000-1500只,主食松萝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食植物嫩芽及幼叶。下图为滇金丝猴全部种群分布范围。



(1)描述该地区滇金丝猴种群分布特征。
(2)分析形成该地区滇金丝猴种群分布特征的自然原因。
(3)简述协调该地区国家公园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2022-05-26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克隆植物,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1979年被引入我国,之后成为我国沿海滩涂危害性最强的入侵植物。在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以较强的适应性,取代本地植物物种,形成单一优势种植物群落。

材料二: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海水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出露区域)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湿地潮沟的演变与互花米草群落的扩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2012年和2020年黄河入海口东南侧互花米草入侵区及其南侧未入侵区潮沟的分布,下表示意互花米草入侵区和未入侵区潮沟形态特征。


区域

时间

总分支数(条)

总长度(102m)

平均长度(102m)

平均面积(h㎡)

入侵区

2012年

26

208.92

8.04

6.18

2020年

164

612.61

3.74

1.79

未入侵区

2012年2020年

86

938.03

10.91

5.11

121

1398.49

11.56

3.74

(1)分析我国引入互花米草的主要原因。
(2)指出防治互花米草的措施。
(3)比较互花米草入侵区与未入侵区潮沟发育差异,并说明互花米草群落对潮沟的影响。
(4)研究表明,在互花米草缓慢扩张时期,高而浓密的互花米草制约潮沟继续发育。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2-06-01更新 | 4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考二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由于海洋温度上升等原因,珊瑚大规模白化、生病和死亡,调查表明珊瑚是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物种群。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认为,该地区的珊瑚礁在1985年至2012年间减少了50%。下图是大堡礁珊瑚白化(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前后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洋温度上升关联度最大的是(     
A.平流层臭氧浓度B.高层大气中CO2浓度
C.大气逆辐射强度D.海洋短波辐射强度
2.为保护珊瑚等免遭材料中问题的破坏,我们应该(     
A.人工增设暗礁,为珊瑚提供栖息场所B.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减少环境恶化
C.人工培育珊瑚,进行珊瑚的野外放生D.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2023-02-10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由于近年来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保护区鸟类种类、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图为2015-2018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化示意图。



归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2015-2018年鸟类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水鸟种类变化的原因。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普氏野马的故乡是中国,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野马(如图),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西南部干旱草原地带,因此它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由于普氏野马生活于极其艰苦的荒漠戈壁,在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野马的分布区急剧缩小,数量锐减,已于上世纪70年代在野外灭绝。自1985年至2005年,中国从西方多个国家动物园共引入24匹普氏野马,放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育中心,并开展了野放实验。



试说明普氏野马在野外灭绝的原因及开展野放普氏野马实验的意义。
2023-01-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