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探究Fe2+与H2O2反应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a.Fe3+被H2O2还原  b.SCN-被O2氧化  c.SCN-被H2O2氧化。
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滴加试剂现象
Ii.向2mL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
ii.再滴加5滴5%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mol·L-1、pH约为5)
i.无明显现象
ii.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并测得生成了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IIii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13溶液;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
iV.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iii.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iV.产生白色沉淀
IIIV.向2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观察现象;后通入O2,观察现象V.先变红,通入氧气后无明显变化
A.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中n(H+)变小B.通过实验II、III可验证假设c正确
C.实验II证明SCN-被氧化成SOD.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假设b
2024-05-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发现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溶液(约为5),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为了弄清楚产生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同学们对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实验:
I.甲同学认为是还原。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甲同学观点不正确。
Ⅱ.乙同学认为是被氧化。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出现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认为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乙同学认为氧化。
丙同学认为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究竟是上述的哪一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后通入,发现溶液___________,证明溶液褪色的原因不是乙同学认为的原因,而是丙同学认为的原因。
(3)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和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写出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实验现象推断物质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_(填“>”或“<”)
2024-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用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某班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菠菜中的铁元素展开了检测,实验如下:

(1)下列图示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A.灼烧B.溶解C.过滤D.检测菠菜液中的铁元素

(2)写出试剂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试剂C若为双氧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菠菜中含有的铁元素为_____价。
(4)其中一名同学在研究过程中向滤液A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试剂B,也看到溶液变红,由此也得出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结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5)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024-0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溶液的反应。
【实验1】试剂:酸化的溶液(),溶液()
操作现象
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试剂:未酸化的溶液(),溶液()
操作现象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经检验还含有。检验棕黄色沉淀中的方法是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ⅰ.溶液氧化消耗
ⅱ.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ⅰ,理由是_______
②实验验证假设ⅱ:取_______,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下降,证明假设ⅱ成立。
(5)将溶液加入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电子厂腐蚀废液含,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重新获得溶液,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_______(化学式)、③_______(化学式)、④_______(操作)。
(2)腐蚀废液中加入过量试剂①,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证明溶液②中不含,可往溶液中滴加_______(化学式)溶液。
(4)若已知处理前原腐蚀废液中的质量,固体A的质量,则流程图中加入适量盐酸(浓度)的体积至少_______L。
6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___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制得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
(2)甲组同学通过研究pH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增强稳定性的措施为_________

(3)乙组同学为探究与Cu的反应,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

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为了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
ⅰ.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的化学性质与相似;
ⅲ.
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步骤1:取4mL0.2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步骤2:取4mL_________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市售某种补铁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亚铁。根据名称认为该糖浆中含有,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试剂X
方案ⅰ1mL1mol/L酸性溶液
方案ⅱ依次加入5滴KSCN溶液、1mL氯水
①方案ⅰ中预期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并不能证明补铁口服液中一定含有,猜想理由是_________
②方案ⅱ中预期现象是_________;若方案ⅱ实际操作中自始至终无明显现象,说明符合方案ⅰ猜想理由。为验证猜想,在方案ⅱ的基础上可进行操作:_________,即可得到预期的现象。
7 . 某研究小组同学对市售某种补铁口服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根据名称认为该糖浆中含有,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Ⅰ.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试剂X预期现象
方案ⅰ1mL1mol/LNaOH溶液a
方案ⅱ1mL1mol/L酸性溶液b
方案ⅲ依次加入5滴KSCN溶液、1mL酸性溶液c
(1)方案ⅰ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方案ⅱ的预期现象是_______
(3)方案ⅲ的预期现象是_______。反应中双氧水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Ⅱ.进行实验操作,得到的实际现象如下:
方案实际现象是否与预期现象相同
方案ⅰ产生灰绿色浑浊,长时间不变红褐色不同
方案ⅱ相同
方案ⅲ自始至终无明显现象不同
(4)为探究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看说明书,得知有关补铁口服液成分的如下:
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分葡萄糖酸亚铁30毫克,辅料为:蔗糖、香精、枸檬酸、羟苯乙酯。
结合资料对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想:_______;为验证其猜想,在方案ⅱ的基础上继续加入过量的酸性溶液,到了预期的现象。
(5)实验反思:方案ⅱ中预期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并不能证明补铁口服液中一定含有,理由是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某种补铁口服液中的含量为0.784mg/mL,则该补铁口服液中_______mol/L。
2023-01-0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二茂铁[Fe(C5H5)2,Fe为价]是最早被发现的夹心配合物,橙色晶体,100℃ 以上升华,熔点172℃,沸点249℃,难溶于水,空气中稳定,与酸、碱一般不作用。实验室中,先由二聚环戊二烯C10H12(沸点170℃)热解聚制备环戊二烯C5H6(密度0.88g·cm-3,熔点-85℃,沸点42.5℃)(图1),然后制备二茂铁(图2),最后纯化(图3),夹持装置已略。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在烧瓶中加入二聚环戊二烯。实验中需要一直慢慢地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将电热棒调至360~400℃,同时170℃油浴加热烧瓶,油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反应完成后在接收瓶中得到环戊二烯纯品。
(2)将磁子和足量粉末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和环戊二烯,缓慢搅拌,烧瓶左侧口用A塞紧,中间瓶口装上仪器C(已打开旋塞B和玻璃塞),右侧口接带T形管的汞起泡器和氮气瓶,用氮气流吹洗烧瓶和C直至空气完全吹出,关上B,将溶解了11.94gFeCl2·4H2O的有机溶剂注入仪器C,……打开B,滴加完后快速搅拌30min,制备反应结束。……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和适量碎冰。……将烧瓶内的沉淀收集到过滤器上,用水洗涤,干燥,得到二茂铁粗品。
①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
②将空气完全吹出的目的是_______
③加入碎冰的作用是_______
④证明盐酸已稍过量的试剂是_______
⑤写出生成二茂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将盛有粗品的培养皿放在电热板上加热,最终得到纯品9.49g,二茂铁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9 . 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按如下流程进行探究:

已知混合气体E与G的成分及成分之间比例相同,且G的质量是E的1.5倍。
请回答:
(1)组成X的四种元素_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固体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X分解成A、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探究固体D时把溶液改为氯水,逐滴加入氯水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先变血红色后褪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
2022-04-23更新 | 4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转化为
实验步骤及现象;甲组同学将少量铜粉加入1mL 0.1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1mL 0.1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出现白色沉淀;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1mL 0.05mol/L 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①分别取三组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_______(填操作步骤以及现象),证明生成了;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实验中均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对比三组实验,说明加入蒸馏水后沉淀的产生与_________有关。
③向丙组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
④丙组在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时,取反应后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KSCN溶液,结果出现白色沉淀,查阅资料:i.的化学性质与相似,CuSCN为白色固体;ii.,写出该实验中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II:转化为
实验步骤及现象:向3mL 0.1mol/L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已知(棕色)
⑤使用的溶液中存在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⑥实验中产生NO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实验III:互转化
实验步骤及现象:将通入足量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将产生的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6.99g,则整个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假设只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