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实验探究的性质。
已知:可与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1)分别取一定量硫酸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溶液。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_______
(2)甲组同学取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用煮沸冷却后的水配制溶液,向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
(4)丙组同学取溶液,加入足量溶液混合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该现象说明氧化性:_______(填“>”或“<”);另取溶液,加入几小块锌片,实验现象为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丁组同学为探究维生素C是否可将转化为,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取一定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得到溶液a.取a溶液少许,滴加酸性溶液。紫色褪去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
其他组同学认为:根据该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维生素C可将转化为”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认为可另外设计实验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取a溶液少许,滴加_______,若出现_______,则结论正确。
2 .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
A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具有还原性
C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溴水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具有还原性
D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蓝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2024-05-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FeCl3溶液腐蚀附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可采用以下步骤:

(2)写出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的过程中加入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滤液Ⅰ中的阳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为检验该金属阳离子,可设计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试剂为“锌片”、KSCN溶液、“酸性H2O2”、“酸性KMnO4溶液”或“NaOH溶液”),且该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上述步骤中,通入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过量铁粉与硝酸酸化的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显黄色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

向硝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约后溶液明显变黄

2

在实验1中反应、和时,分别取上层清液滴加等量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时白色沉淀减少,溶液颜色加深;时白色沉淀更少,溶液颜色较更浅

3

向硝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分别取反应时的上层清液滴加等量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时溶液颜色较时更浅
已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变黄的主要原因是酸性环境下的氧化性引起
B.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黄色溶液中含有
C.由实验2的现象推断时溶液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反应
D.要验证实验1中黑色固体是否含有,可向黑色固体中加稀盐酸
2024-05-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发现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溶液(约为5),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为了弄清楚产生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同学们对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实验:
I.甲同学认为是还原。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甲同学观点不正确。
Ⅱ.乙同学认为是被氧化。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出现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认为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乙同学认为氧化。
丙同学认为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究竟是上述的哪一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后通入,发现溶液___________,证明溶液褪色的原因不是乙同学认为的原因,而是丙同学认为的原因。
(3)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和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写出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实验现象推断物质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_(填“>”或“<”)
2024-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与Fe3+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Fe3+转化为Fe2+
实验步骤及现象:甲组同学将少量铜粉加入1mL0.lmol/LFeCl3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1mL0.lmol/LFeCl3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出现白色沉淀;丙组同学将过量铜粉加入lmL0.05mol/LFe2(SO4)3溶液中,观察到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测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①分别取三组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证明生成了Fe2+;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实验中均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对比三组实验,说明加入蒸馏水后沉淀的产生与_______有关。
③向丙组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
④丙组在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时,取反应后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KSCN溶液,结果出现白色沉淀,查阅资料:i.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CuSCN为白色固体;ii.,写出该实验中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II:Fe2+转化为Fe3+
实验步骤及现象: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已知硝酸具有氧化性,(棕色):
⑤使用的FeSO4溶液中存在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
⑥实验中产生NO的原因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方案探究的相互转化,在控制其它试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改变KSCN溶液的用量,出现了异常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试管1试管2试管3
1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0.1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0.01溶液变为棕黄色,未见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编号①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编号②试管3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同学甲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了实验。
假设1:溶液褪色的原因是KSCN被转化。
假设2:溶液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两份褪色后的溶液1mL于试管A、B中,

往试管A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恢复红色假设1成立
往试管B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未恢复红色假设2不成立
同学乙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请设计实验证明:
(4)编号③中未观察到溶液变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8 . 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你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试剂及仪器:
试剂: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氯水、 溶液、铁粉、锌片、铜片、稀硫酸。
仪器:胶头滴管、试管、烧杯等。
(1)实验记录(仿照①实验作答,填写空白部分)。
序号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解释与结论
在铁粉中滴入稀硫酸铁粉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具有还原性
溶液中滴入 溶液,再加氯水滴入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立即变成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加入锌片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氧化性
(2)在实验②中,有部分同学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 溶液后,出现了红色,你认为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你对实验员在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新区贺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9 . 已知氧化性:,还原性:,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成立的是
A.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C.
D.
10 . 下列有关铁及化合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粉与灼热的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B.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最好的方法通入氯气
C.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的水溶液为棕黄色,可用含的溶液检验
2024-02-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合格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