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2 道试题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B.吸收NH3
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
2023-01-31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2 . 已知A为正盐。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进行推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过程①②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
2023-01-31更新 | 446次组卷 | 2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3 .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4NO2+2Ca(OH)2=Ca(NO3)2+Ca(NO2)2+2H2O
NO+NO2+Ca(OH)2=Ca(NO2)2+H2O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生产硝酸产生NO尾气的原因____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1-31更新 | 850次组卷 | 2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4 . 检验氨气正确的方法是
A.用湿润的红色品红试纸,试纸褪色
B.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试纸变蓝
2023-01-31更新 | 420次组卷 | 1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5 . 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2023-01-31更新 | 735次组卷 | 2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组合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探究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①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②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现象)。反应后,装置E中除存在较多的H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阳离子是_______
③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液体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
2023-01-31更新 | 485次组卷 | 1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22-2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7 .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制取氨。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三位同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的原因是_______
(3)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没有收集到氨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2023-01-31更新 | 578次组卷 | 1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8 .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
A.Cu与稀盐酸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
(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原理相似。
2022-08-16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9 . 下列有关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B.绝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
C.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2022-04-19更新 | 529次组卷 | 6卷引用:5.2.2 氨和铵盐——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10 . 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也不能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B.通常可选择浓硫酸为干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又可用排水法收集NH3
D.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NH4Cl固体加热制取NH3,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