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40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溶液中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入几滴浓溶液,静置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温下,

B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溶液和KI溶液中滴加2滴稀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结合微粒的能力:

C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在淀粉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未变蓝色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某高分子化合物M常用于制作眼镜镜片,可由N和P两种物质合成,M、N、P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与P合成M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M的链节中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4个
C.P在空气中很稳定,可以保存在广口瓶中D.常温下,M、N、P均易溶于水
3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浓盐酸与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C.1L0.1溶液中通入0.28molHCl气体:
D.通入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
7日内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4 . 已知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老师将学生分为四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甲组:分别配制500mLKSCN溶液、溶液;乙组:向的KSCN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褪色;丙组: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褪色;丁组:分别取50mLKSCN溶液和50mL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同学用到5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
B.乙组实验中氧化为
C.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丁组实验说明还原性:
7日内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冲刺卷(二)
5 . 下列实验产生的现象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向碘水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水层接近无色
B.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C.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铜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并微热,静置,溶液不分层
7日内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冲刺卷(二)
6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水电离出来的的溶液中:
7日内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7 .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同时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是
A.刘长卿的《酬张夏》中,“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B.李白的《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D.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日内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C.稀硫酸滴入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晶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7日内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9 . 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错误的是
A.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固体出现黄色沉淀: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溶液,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C.向酸性溶液中通入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D.向HI溶液中加入后溶液变为棕黄色:
7日内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考化学试卷
10 . 儿茶酸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常用于治疗烧伤、小儿肺炎等疾病,可采用如图所示路线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存在二元芳香酸的同分异构体B.可用酸性溶液鉴别X和Z
C.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Z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