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硝酸的不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氮是自然界各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I.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1)豆科植物的根瘤进行固氮的过程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通过雷电作用进行固氮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的形式存在,设计如下处理流程:
   
①过程I: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入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加入NaOH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过程II:在微生物作用下实现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II.实验室制氨气
(3)实验室制备氨气可以选择A或B装置,如果选择A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选择B装置,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物质为______(填名称):干燥氨气时,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收集氨气采用______法。
   
III.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
(4)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①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
③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
2023-06-3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下,溶液颜色变黄,是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机动车排放出的尾气会引起光化学烟雾,是因为尾气中含有HNO3形成酸雾
C.久置氯水酸性比新制氯水强,是因为久置氯水中HClO增多
D.将氨气通入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颜色变红,是因为氨气溶解于水后使溶液呈碱性
3 . 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一般带微黄色,常用来制造火药、氮肥、染料等。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错误的是
A.因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分解,所以应置于棕色试剂瓶,并放置于阴凉处
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Cu反应时二者均体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硝酸
D.铜与浓硝酸发生剧烈反应,溶液变绿,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2022-07-20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稀硝酸不能将Fe氧化为Fe3+

B

浓硝酸久置或光照变黄色HNO3不稳定,易分解

C

Al箔插入稀硝酸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浓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A.AB.BC.CD.D
2020-08-0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1高三上·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2019-11-10更新 | 1847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8-19高二·浙江·期中
6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浓HNO3久置或光照变黄色HNO3不稳定易分解
Al箔插入稀HNO3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浓HNO3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2019-11-12更新 | 1234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
8 .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浓HNO3和NaCl固体的反应产物,进行实验:
实验I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室温下,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注射器1中先加入1.17gNaCl固体,然后吸入5mL浓HNO3,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溶液变为橙色,液面上方有浅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资料:
①向AgNO3的95%的乙醇溶液中通入HCl产生白色沉淀,通入Cl2无此现象。
②王水中因含有NOCl呈橙色。NOCl(N元素为+3价)有刺鼻恶臭味,受热易分解为NO和Cl2
(1)浓HNO3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
(2)探究注射器1中浅棕色气体的成分。甲同学用注射器2抽取注射器1中的浅棕色气体,然后吸取适量蒸馏水并振荡,气体颜色褪去,吸入氧气后又变为浅棕色。经检验,浅棕色气体中几乎不含NOCl。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浅棕色气体中含有NO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一定还含有Cl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同学的依据: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需设计实验证明存在Cl2.请结合资料,设计证实存在Cl2的实验方案:_______
(3)探究注射器1内橙色溶液的成分。
实验II:取2mL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无色。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①丙同学认为实验II中“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加热使溶液中的Cl-全部变为HCl气体放出。请设计实验证明丙同学的观点不成立:_______
②丁同学通过与王水类比,并查阅资料,确认产生实验II中的现象的原因是: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继而溶液中的NOCl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使溶液中的Cl-反应完全,所以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2022-07-10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9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气态生成物,设计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甲。

红热木炭未进入试管前,浓硝酸上方并无明显变化。当如图甲连接实验后,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①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酸性                                 b.挥发性                           c.不稳定性
②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是因为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

如图乙连接实验后,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未反应,是因为________
(3)丙同学克服了甲、乙同学设计上的缺点,设计实验如图丙。已知酸性高锰酸钾能将NO、NO2 氧化成 NO3-,MnO4- 被还原为 Mn2+
   
①如图连接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加热木炭与浓硝酸前需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木炭被氧化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
B.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不和铁、铝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