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硫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NaOH溶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硼酸溶液冲洗
B.若遇氯气逸散,可用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C.加热液体时应配备护目镜,不能俯视容器
D.金属汞洒落在地面上,应尽快用硫化钠固体覆盖
2024-05-19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2 . 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
B.SiO2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C.银器久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因为生成了Ag2S
D.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
3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水溶液中也存在醋酸分子
B.浓见光分解的产物之一有
C.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生成硫化亚铁
D.人们把活化分子所多出来的那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
4 . “银朱”主要成分为。《天工开物》记载:“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即漆工以鲜物采,唯(银朱)入桐油则显…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朱”可由和S制备B.“银朱”可用于制作颜料
C.“桐油”为天然高分子D.“水银升朱”不是可逆反应
2024-01-27更新 | 113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黑龙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劳动人民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胡粉[2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原为铅。”“色坏还原为铅”的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本草纲目》记载:“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萃取
C.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D.《礼记·内则》中记载“冠带垢,和灰(草木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冠带垢,和灰请漱”有甘油生成
2022-05-29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6 .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硫粉和铜粉共热时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H2S、SO2等气体
C.FeSO4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含有
2020-07-02更新 | 50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滴入胆矾中,胆矾失水变白,发生了化学变化
B.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浓硫酸与灼热的木炭反应,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D.加热时硫与铜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
2017-08-12更新 | 3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8版考前特训(2017年10月):选考仿真测试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