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B.人类历史上大量生产和使用铝、铁、铜三种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是铜、铁、铝
C.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取镁:MgO+COMg+CO2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2018-02-11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 . 向500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中插入一铁片,反应片刻后取出铁片,洗涤、烘干,称其质量比原来增加2.0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A.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B.析出的铜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
C.反应后溶液中c(CuSO4)=1.5 mol·L−1D.反应后溶液中c(FeSO4)=1.5 mol·L−1
2018-08-10更新 | 92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十五中高一上期中试卷化学试卷
3 .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4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镁合金的硬度强度、熔点均高于纯镁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纯金属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明矾[KAl(SO4)2·12H2O]能净水,主要原因是其在溶液中形成的Al(OH)3胶体能消毒、杀菌
10-11高三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5 . 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疼,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1995年10月国内某报刊报道,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中溶有硫酸铜,“安乐泉”水质偏碱性。下列有关说法中,符合题意的是。
①“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②“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42-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 ③“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④“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A.①④B.②④C.③D.均不正确
2016-12-09更新 | 8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6 .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C.利用途径②制备16g硫酸铜,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D.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7 .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铜常用于制造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来源广泛,易于从自然界冶炼得到
B.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冶炼铸造成型
C.铜的外观为紫红色,大方美观,易于被人们接受
D.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转化为铜绿,铜绿具有抗腐蚀能力,易于流通
2016-11-17更新 | 3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