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3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得出的结论均正确且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硼酸溶液无气泡产生硼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B将熟石灰与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滴入几滴水,搅拌烧杯壁变凉该反应
C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5滴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观察到先出现白色沉淀,然后出现黄色沉淀
D向两支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草酸溶液和草酸溶液加入草酸溶液的试管溶液紫色消失更快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AB.BC.CD.D
2024-03-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1,6­己二酸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高分子材料、医药、润滑剂的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利用图中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以环己醇和硝酸为反应物制备1,6­己二酸。反应原理为:

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试剂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mL-1)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225.9161.8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1,6-己二酸1461.360152330.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
NH4VO31172.326210(分解)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实验步骤如下:
Ⅰ.向三颈烧瓶中加入0.03 g NH4VO3固体和18 mL浓HNO3(略过量),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6 mL环己醇
Ⅱ.将三颈烧瓶放入水浴中,电磁搅拌并加热至50℃。移去水浴,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滴加5~6滴环己醇,观察到三颈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时,开始慢慢加入余下的环己醇。调节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使三颈烧瓶内温度维持在50~60 ℃之间,直至环己醇全部滴加完毕
Ⅲ.将三颈烧瓶放入80~90 ℃水浴中加热10 min,至几乎无红棕色气体导出为止。然后迅速将三颈烧瓶中混合液倒入100 mL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有白色晶体析出,减压过滤,___________,干燥,得到粗产品
Ⅳ.1,6-己二酸粗产品的提纯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一种产物为亚硝酸盐)
(3)若步骤Ⅱ中控制水浴温度不当,未滴加环己醇前就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生成,原因为___________,滴加环己醇的过程中,若温度过高,可用冷水浴冷却维持50~60 ℃,说明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0(填“>”或“<”)。
(4)将步骤Ⅲ补充完整:___________。步骤Ⅳ提纯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如图为1,6­己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80 ℃时1,6-己二酸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1,6­己二酸产品4.810 g,则1,6­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
A.46.07%B.57.08%C.63.03%D.74.61%
2024-02-29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3月)理综化学试题
3 . 叔丁基溴在乙醇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1:
反应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渡态能量:①>②>③
B.可以逆向转化为,但不会转化为
C.若将上述反应体系中的叔丁基溴改为叔丁基氯,则的值增大
D.向的乙醇溶液中加入并适当升温,可以得到较多的
2024-02-26更新 | 386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高考科目临海、新昌两地2022-2023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5月模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装置选择、操作、原理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Na与反应放热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沉淀溶解转化实验,说明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A.AB.BC.CD.D
5 . 分子在FC(氟化石墨烯)表面可能沿下列反应历程进行分解,即该反应历程为酸根路径:,其分解的各基元反应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历程的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的控速步骤为
C.稳定
D.随着分子的不断分解,O原子在FC表面的覆盖度升高,对后续的分解反应会产生影响
2024-02-25更新 | 7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6 . 甲苯与乙酰氯()在无水催化下发生反应,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该反应的决速步是步骤Ⅱ
C.甲苯与乙酰氯反应过程中有反应发生
D.已知稳定性:,则虚线可表示,与的反应历程
7 . 乙烯和氧气在Ag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EO)和乙醛(AA)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粒子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TS2和TS3的能量相差不大)。

注:表示Ag催化剂表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H4(g)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B.OMC*→EO(g)和OMC*→AA(g)的过程中均形成了碳氧σ键
C.测得平衡产率:AA>EO,其主要原因是AA比EO更稳定
D.EO(g)AA(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024-02-23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8 . 在催化剂作用下,HCOOH放氢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Pb可能会产生损耗
B.若用DCOOH替代HCOOH参与反应,则能在反应体系中检测到N-D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历程,从而使热力学不能发生的反应能够发生
D.已知甲酸燃烧热的大于氢气燃烧热的,说明图示HCOOH放氢的总反应是放热的
2024-02-2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六)化学试题
9 . 甲酸可在固体催化剂表面逐步分解,各步骤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步反应中,②生成③的速率最快
B.催化剂为固态,其表面积对催化反应速率有影响
C.若用D(氘)标记甲酸中的羧基氢,最终产物中可能存在
D.甲酸在该催化剂表面分解,放出14.2热量
2024-02-17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市十一高中、吉林市第一中学、四平一中、松原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0 . 由反应生成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B.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C.反应生成时转移
D.        
2024-02-02更新 | 18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高三上月考二化学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