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利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或操作)能边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实验室制备氨气将NO与O2按照4:1混合充满烧瓶进行喷泉实验,最后水能充满烧瓶收集NO气体比较CuSO4、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A.AB.BC.CD.D
2 .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Ⅰ装置蒸发KCl溶液制备无水KCl
B.利用图Ⅱ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C.图Ⅲ装置中,关闭a、打开b,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利用图Ⅳ装置验证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3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Fe2+、Cu2+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强弱在两支试管a、b中各加2 mL5%H2O2溶液,分别滴入0.1 mol•L-1FeCl3溶液和0.1 mol•L-1CuSO4溶液各0.5 mL若a中产生气泡快于b中,则说明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后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另一份少量滴加KMnO4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价态
C探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 g动物脂肪、6 mL95%的乙醇,再加入6 mL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一段时间后取少量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若出现绛蓝色,则油脂已发生水解
D探究Cu与硫酸的
反应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未加KNO3固体前,无明显现象;加入KNO3固体后,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KNO3起催化作用
A.AB.BC.CD.D
2021-06-30更新 | 5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
A向1,2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H2O2溶液10mL、1mL,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等体积CuSO4、FeCl3溶液;试管2中产生气体较快证明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更高
B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的稀H2SO4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0.1mol·L-1Na2S2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将H2O2滴入KMnO4(H+)溶液中验证H2O2具有氧化性
D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振荡、过滤除去苯中的苯酚
A.AB.BC.CD.D
2021-04-1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1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2O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Cl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Ⅱ. MnO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状态不同的0.1 g MnO2分别加入盛有50 mL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状态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I:从MgCl2溶液中提取MgCl2·6H2O固体
B.装置II: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装置III:验证AgCl和AgI的Ksp大小
D.装置IV: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OH溶液的浓度
7 . 下列实验方案或装置不能很好地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A.AB.BC.CD.D
2022-07-15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升级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装置及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装置
目的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AB.BC.CD.D
9 .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B.用装置乙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只有乙烯
C.用装置丙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气密性
D.用装置丁制取氨气
10 . 用如图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开始反应阶段几乎不产生气泡,约2分钟后,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5分钟后产生气体逐渐变快,溶液变为蓝色,液面上方气体变为浅红棕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
B.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铜与稀硝酸反应时可能吸收热量
C.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可能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催化剂
D.当试管中的反应停止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铜丝表面一定无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