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一定温度下,的氯化、溴化反应势能图及一段时间后产物的选择性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升高温度,体系中n(1-氯丙烷)∶n(2-氯丙烷)的值增大
C.以丙烷为原料合成丙醇时,“先溴代再水解”有利于提高2-丙醇的含量
D.由图可知,丙烷中碳氢键的键能不完全相同
2022-05-19更新 | 8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2 . 合成氨工业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备氨气时,可以用CaCl2固体干燥氨气
B.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制备少量氨气
C.合成氨塔中,需要有热交换装置,便于能量的有效利用
D.合成氨工业中,可将氨气液化,并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提高NH3的产率
(2)氨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
I.4NH3(g)+5O2(g)4NO(g)+6H2O(g)   ΔHI
II.4NH3(g)+3O2(g)2N2(g)+6H2O(g)   ΔHII
不同温度下氨氧化的平衡常数如下(p=0.1013Mpa):
温度(℃)3005007009001100
反应I(KI)6.3×10411.1×10262.1×10193.8×10153.4×1011
反应II(KII)7.3×10567.1×10342.6×10251.5×10206.7×1016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ΔHI>0,ΔHII>0
B.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N2
C.为使反应有利于朝生成更多的NO方向进行,不必关注热力学问题(平衡移动问题),需要关注动力学问题(反应速率问题)
D.在实际生产中,需采用高压氧化,以利于提高NO的产率
E.反应中需控制氨氧比、选择性催化剂的形状、气固相接触时间等
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温度一般需要在750℃~8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第一步:2NH3(1)+CO2(g)H2NCOONH4(1)     ΔH=-159.5kJ/mol
第二步:H2NCOONH4(1)CO(NH2)2(1)+H2O(1)     ΔH=+28.5kJ/mol
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4mol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均为0.25mol,如图所示。

①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反应速率,则10min内第一步反应中生成H2NCOONH4(1)[氨基甲酸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进行15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尿素和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变化比较明显,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5-29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化学】【SX00117】
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
A.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01mol/L H2C2O4溶液2mL,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01mol/L H2C2O4溶液4mL,第一支试管中褪色时间长。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生的气体为乙炔
C.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入0.01mol/LFeCl3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0.01mol/L CuCl2溶液2mL,试管①产生气泡快。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