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一个盐桥中充满饱和KCl溶液的锌铜原电池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子由Cu片经外电路流向Zn片B.Zn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D.一段时间后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
2022-04-2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观察到Y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流动方向为X→外电路→Y→稀硫酸→X
B.该装置中X为正极,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SO向X电极方向移动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3 . 如图所示装置中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发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电离
C.水能电离出大量的H+和OH-
D.NaCl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Na+和Cl-
2021-12-24更新 | 647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检测化学试题
4 . 如图所示,电流计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细,B极逐渐变粗,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A是Cu、B是Al、C为CuSO4溶液
C.A是Zn、B是石墨、C为AgNO3溶液
D.A是石墨、B是Fe、C为FeCl3溶液
6 .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 K 闭合(已知:盐桥中装有琼脂凝胶,内含 K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 a 处变红色
C.片刻后甲池中 c(SO)增大
D.电子沿 Zn→a→b→Cu 路径移动
2021-10-15更新 | 4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海南卷化学高考真题变式题9-14
7 . 甲醇燃料电池可使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它在一极通入甲醇,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总反应是2CH3OH + 3O2 =2CO2+ 4H2O
B.负极的反应是CH3OH + H2O = CO2 +6H+ + 6e-
C.正极的反应是O2 + 2H2O + 4e- = 4OH-
D.电池工作时,H+移向正极
2021-10-14更新 | 65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是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
B.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质量减少1.4g,转移0.4mol电子
D.电池进水将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9-10高一下·陕西西安·期中
9 .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B.B>D>C>AC.A>C>D>BD.C>A>B>D
2021-10-09更新 | 924次组卷 | 124卷引用:2011-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9-10高二下·广东广州·期中
10 .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2021-09-10更新 | 26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