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B.A﹥B﹥D﹥E
C.D﹥E﹥A﹥BD.D﹥A﹥B﹥E
2022-12-20更新 | 834次组卷 | 4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Mo箔为电池的阳极
B.充电时,正极反应为Fe[Fe(CN)6]+2e-+2Na+=Na2Fe[Fe(CN)6]
C.充电时,Na+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D.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正极质量变化为2.4g
3 .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是Cu,负极是Fe,电解质是FeCl3溶液
B.正极是C,负极是Fe,电解质是Fe(NO3)3溶液
C.正极是Fe,负极是Zn,电解质是Fe2(SO4)3溶液
D.正极是Ag,负极是Fe,电解质是FeCl3溶液
4 . 北京冬奥会赛区内将使用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表面反应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过程中OH-向正极迁移
D.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Fe3+=2Fe2++Cu2+”设计一种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填化学式),发生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是___(填化学式)溶液。
(2)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
(3)若导线上转移的电子为1mol,则消耗的金属铜的质量为___
II.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稀硫酸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NaOH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写出甲中的现象:___
(5)乙中作负极的是___,写出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
(6)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时,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由此他们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依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B.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C.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溶液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2021-10-29更新 | 74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以下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个装置,下列关于这些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电子从极通过隔板移向锌粉
B.装置乙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外壳会逐渐变薄,容易出现漏液
C.装置丙在使用过程中,的物质的量减小
D.装置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022-05-14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A、B、C都是金属,当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B与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
C.D.
2021-07-11更新 | 569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2021-2022学年 高一下学期线上月考化学试题
8 . 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基本实现100%绿电供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氢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理想清洁能源,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气燃烧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若断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断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形成1mol水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则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2)利用在光催化酶作用下可以高效合成甲醇()。
①甲醇燃烧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氢气燃料电池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酸性氢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a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b电极发生反应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外电路中电子流入的是_______(填“a”或“b”)电极。
9 . 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③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10 . 某实验小组依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1)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乙池中总反应为___________
(3)若乙池中溶液体积为,当B电极质量增加时,其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甲池中理论上消耗的体积为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假设乙池、丙池中的溶液均足量,丙池中___________(填“C”或“D”)极析出___________g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