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某食品合成香料(M)的一种制备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M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果如表:
序号操作现象
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过量M,振荡溶液褪色,不分层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M,振荡溶液褪色,分层
向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M,加热油层消失,不分层
能证明M含酯基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4)利用如图装置(加热装置省略)制备M。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F、浓硫酸和G,加热一段时间后,打开油水分离器,放出水层。待反应完全后,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得到较纯净的M。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物,冷凝水从b出
B.酯化反应结束的标志是分水器内出现分层现象
C.利用分水器可分离出产生的水,提高酯的产率
D.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18OH+C2H5OHCH3COOC2H5+H218O
(5)设计一个方案: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方案格式例如:淀粉溶液水解液→┈等等)加文字说明_______
(6)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制备胶体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证明酸性:证明铁钉能够发生吸氧腐蚀
选项ABCD
A.AB.BC.CD.D
2024-01-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食品合成香料(M)的一种制备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均属于_______(填“烷烃”或“烯烃”)。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设计实验探究M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过量M,振荡溶液褪色,不分层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M,振荡溶液褪色,分层
向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M,加热油层消失,不分层
能证明M含酯基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5)利用如图装置(加热装置省略)制备M。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F、浓硫酸和G,加热一段时间后,打开油水分离器,放出水层。待反应完全后,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得到较纯净的M。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反应完全”的标志是_______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 .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反应掉乙酸和乙醇
B. 反应掉乙酸并吸收乙醇
C.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醇,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7)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试管Ⅰ中试剂试管Ⅱ中试剂有机层的
厚度/cm
A2mL乙醇、1mL乙酸、3mL 18mol·L−1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3. 0
B2mL乙醇、1mL乙酸、3mL H2O0. 1
C2mL乙醇、1mL乙酸、3mL 2mol·L−1 H2SO40. 6
D2mL乙醇、1mL乙酸、盐酸0. 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mL和________mol·L−1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8)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2019-06-27更新 | 40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B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鉴别有机物A和甲烷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D.酸性高锰酸钾
(4)实验室用B和D反应制取G,装置如图所示。
   
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b试管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
Ⅲ.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化合物B、D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均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       
B. 均溶于水
C. 均能与反应放出
6 . 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
B.乙酸乙酯易挥发
C.试管b中应盛放NaOH浓溶液
D.实验结束后,将试管b中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乙酸乙酯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利用苯甲酸(沸点249℃)和异丙醇(沸点82℃)制备苯甲酸异丙酯(沸点218℃),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①在图甲干燥的仪器a中加入反应物苯甲酸、异丙醇和催化剂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
②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③将仪器a中反应后的液体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精制得到产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仪器a中加入三种试剂的先后顺序是:异丙醇、苯甲酸、浓硫酸
B.加入的苯甲酸和异丙醇中,需过量的是苯甲酸
C.实验采用水浴加热,若温度过高会使产率减小
D.步骤③操作时应收集218℃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下,则收集的精制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异丙醇
2021-05-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