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Cl____S(填“>”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B中装有KMnO4固体,则A中试剂为___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HCl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2 . 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外观相近的钠、钾、镁、铝各1克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3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元素化学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Ⅰ.探究1:验证同周期X、Y、Z三种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1、各取1.0g金属X和金属Z,分别加入到5mL水中金属X与水反应比金属Z剧烈
2、各取1.0g的金属Z和金属Y(形状相同),分别加入到5mL1.0mol/L盐酸中。金属Z与盐酸反应比金属Y剧烈
通过实验验证三种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是_____,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Y>Z>X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C.原子半径:Y>Z>X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Ⅱ.探究2: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设计如下实验:
   
(1)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A.Na2SO3溶液       B.Na2S溶液          C.Na2SO4溶液
(2)下列不能用于验证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_(填选项)。
A.HCl比H2S稳定
B.HClO氧化性比H2SO4
C.HClO4酸性比H2SO4
D.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3)若要验证非金属性:Cl>I,装置A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非金属性Cl>I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
4 .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17-05-18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