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0-11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右端软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在a处
B.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
C.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b处有无色气体产生
D.若用酒精来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2 . 为研究乙醇的结构及化学性质,进行下列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推测乙醇的结构式。

(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其原因是___
(2)两次实验平均均用乙醇1.15g,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平均为0.28L(标准状况下)。上实验数据可以推测乙醇分子的结构,依据是___
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夹持装置已略去)

(3)装置A圆底瓶内的固体物质是___,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
(4)实验过程中D装置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5)检验E中的生成物的方法为___
3 .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①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 、Ag2SO4或两者混合物。(资料: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

①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
途径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
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
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
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
(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生成。
(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0235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模拟高考
4 .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
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
B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
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
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2713次组卷 | 30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模拟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l2中含较多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
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
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I2>Fe3
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2I+Cl2=I2+Fe3+2Cl
2016-12-09更新 | 1188次组卷 | 3卷引用:苏教版2017届高三单元精练检测四化学试题
10-11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Ⅰ.将刮去氧化膜的镁片投入沸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Ⅱ.若用灼热的镁粉与水蒸气反应,则在生成H2的同时还可能得到氧化镁粉未。为实现这一反应并收集一瓶H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等观察到___,再点燃另一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若将装置D与干燥管相连,则所连导管口应为___(填“m”或“n”),这种方法叫___(填“向上”、“向下”)排气法
(3)小试管C的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了H2,则检验的操作和需要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5)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玻璃管中可能残留的固体物质除MgO外,还可能Mg和Mg(OH)2 任选其中一种,设计实验证明它的存在,简要写出主要操作.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0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课标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新人教)
10-11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7 . 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二:设法检验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
实验三:向试管中加入3 mL水,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实验四:向试管中加入3 mL乙醚,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1)简述实验二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据_______
(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做参照物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三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实验四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根据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结果,可以证明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
2016-12-09更新 | 8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课标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2(新人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