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如下:

①A中为一定浓度的硝酸与Mg片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后,在B中只生成一种盐,剩余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其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②从C进入D中的气体有两种,且体积比为1∶1;
③将D加热一段时间后,E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设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且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中的液体药品均过量。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硝酸在装置A的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设计实验,证明B中生成的这种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向反应后的A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其体积为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同温同压),写出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硝酸与Mg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可促进得到电子,使其___________性增强,进而与发生反应。
(2)探究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接近】。
装置序号试管内药品现象
浓盐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硫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浓盐酸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探究以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电极表面有析出。
①该装置中左侧电极作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写出该装置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
片、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能,在右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b.若不能,说明原因。
2024-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3 . 某小组同学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一】
实验I实验II
(1)实验I,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________
(2)实验II,试剂a为___________
(3)实验II,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二】   
【查阅资料】pH越小,c(OH-)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实验I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实验II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②和③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各烧杯中pH变化如下图所示
(4)实验I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实验II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6)实验II中,滴加NaHCO3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有___________
2024-03-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能否反应产生
已知:①溴水为橙色
②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为,沸点为,在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
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ⅰ.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B中溶液变蓝

(1)现象ⅰ中的白雾成分是___________(化学式)。
(2)分析现象ⅱ,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溶液检验现象ⅱ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ⅱ中黄色气体含有___________(化学式)。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实验证实此推测成立。
②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与空气无关。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并证实了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淀粉溶液替换为溶液,并检验反应后是否存在。现象如下:
方案1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B中溶液呈橙色;未检出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方案2中检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溶液是由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决定,其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图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移动塑料棒,使锌浸没到硫酸中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向D装置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a g。
(1)加入H₂O₂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锌反应的临界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024-0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6 . ClO2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饮用水消毒剂。为了收集ClO2并探究其性质,某课题小组拟选择下列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已知:①常温下,NaClO2固体与Cl2反应生成ClO2和NaCl;
②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③Cl2易溶于有机溶剂,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氧化性比氯气强。
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ClO2的制备实验:
(1)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故上述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上图装置制备二氧化氯: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n→p→j;本实验选择装置I而不选择装置H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探究ClO2与少量Na2S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1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I中反应的产物(已知:二氧化硫或亚硫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I中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品红溶液始终不褪色①无_____生成
另取少量I中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_______生成
③若C1O2中氯元素被还原为Cl,则ClO2与少量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7 . 化学教材上提出:当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活泼金属时,不能用水而需要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王老师上课讲到,能在中剧烈燃烧。某化学小组对气体中燃烧的产物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向溶液中通入,能产生黑色沉淀
②将酚酞溶液分别滴入四种溶液中的现象如下:
溶液
现象无变化无变化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变为红色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
(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①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②中应装入___________
(3)打开弹簧夹,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①中产生大量气泡,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当⑤中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④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和白色固体,⑥中产生黑色沉淀。则反应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⑥中产生黑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关闭弹簧夹,待玻璃管冷却后,拆卸装置。取④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产物中还有____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未变红,则产物中不含。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讨论】能在气体中剧烈燃烧。
(6)若气体中燃烧时,生成的两种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试写出气体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氯气易溶于不溶于)。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
(2)一段时间后,根据装置D与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4)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乙同学提出可在______(填字母)装置之前再加一个装有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Ⅱ.常温下,A是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5)请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6)在A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条件):
(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A+NaOH(离子方程式)______
2024-01-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学习小组将酚酞试液滴入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为探究原因,查阅资料后做了分析和实验。
【查阅资料】
①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H2O2,然后H2O2分解;
②H2O2类似于二元弱酸,,且具有强氧化性;
③酚酞在的溶液中变为无色。

(1)探究一:褪色原因
【提出猜想】
假设一:反应产生的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二:反应产生的H2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三: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如下表,请填写空白: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通入足量O2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假设一:_____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滴加1mL3%的H2O2溶液______假设二:成立
在5mL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假设三:成立

【提出猜想】
(2)针对假设二,有同学提出还应补充实验才能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则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3)探究二:H2O2的性质及应用
①H2O2的酸性
用化学用语表示H2O2显酸性的原因______
②H2O2的还原性
某实验用量筒量取浓H2O2溶液配制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现用酸性KMnO4液滴定所配H2O2溶液,取25.00mL H2O2溶液于锥形瓶中,完成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标准溶液22.5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标定的H2O2溶液浓度为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以下情况,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装入标准酸性KMnO4溶液时,未润洗滴定管
B.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出现颜色变化就立即停止滴定
C.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记录标准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024-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10 . 以海水为原料可获得钠、镁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1)将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CuSO4溶液   ⑤饱和石灰水
(2)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3)某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学校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放出气体的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C、D、E中的试剂足量)。

①加热前,需向装置内通入空气,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装置A的作用_______,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
②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样品装入装置B中,装置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填装置对应的标号)的质量测得。
③若没有装置E,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则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L,膨松剂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024-01-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都区大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