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1 . 佛教强调罗汉、菩萨、佛这三个神灵层次构成依次提高的系统。但传入中国后,由于宗法社会的特殊性及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导致观音由男变女,成了送子娘娘,整个佛教的神灵崇拜系统也因此而调整。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的本土化趋势B.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C.三教合一局面出现D.佛教在中国以女性信徒居多
2 . 如表所示为1954年浙江省个体手工业产值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1954年浙江个体手工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占比同比变化情况
下降9.15%
食品部门中的个体产值占比纺织部门中的个体产值占比
下降15.39%下降14.81%
食用油脂豆粉制品棉布缧丝
下降34.27%下降22.87%下降34%下降43.38%

A.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趋势B.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启动
C.所有制结构变革的趋势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趋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灵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宋明理学的潜移默化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D.西学东渐的广泛传播
4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0次组卷 | 80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签署的加入国际多边条约数量简表(单位:个)。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环境科教文卫交通运输其他
新中国建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3902109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1世纪初231615131933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加强
C.国家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D.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
2022-07-17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箕坐和垂脚高坐皆被视为不恭敬的傲慢行为,在正式礼仪场合颇为忌讳。而魏晋时期,“胡床、胡坐”即垂脚坐胡床和佛教徒垂脚坐“小床”,在汉人生活中广为传播。魏晋时期习俗的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B.儒佛学说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C.民族交融推动了习俗变迁D.胡化与汉化的过程交替进行
2022-09-07更新 | 9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2-06-09更新 | 11606次组卷 | 8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49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分封制度势在必行
C.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65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