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之名,古已有之,一般是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汉代的河西,多指河西四郡地区,范围包括河西走廊,也包括走廊两侧的山地和沙漠草原地区,西接西域、南接青藏高原,北控大漠,东接黄河,是长安、洛阳的战略屏障。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夺得河西,匈奴浑邪王率部众来降,汉“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遣将军赵破奴出击匈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同时设置属国以安置归附少数民族,保留该部落的名号,具体事务由该部落首领统管。太初三年(前102年),“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为了配合军事防守,保证与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还在河西设立了许多关塞亭障,如武帝时期筑居延。河西还设有大量的邮置,敦煌境内,就有:渊泉、冥安、广至、鱼离、悬泉、遮要、敦煌七个邮置,用于接待过往人员,提供食宿等。

——据何静苗《汉代河西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河西治理的措施,并简析其意义。
(2)如果要进一步研究汉代的河西治理,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则说明其史料价值。
2022-04-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四星高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图1与图2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有关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珍贵文书藏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


                                     1文书简介

1978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冒着极大的风险,在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的带领下,冲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禁区,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大包干”的合同书。社员们约定: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瓦窑村一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户主大会决议》


                    2文书简介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征得上级党委和政府同意后,2009525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一组的村民们召开户主大会。会议应到62人,实际到会55人,到会的55位村民经过认真讨论后,通过了社议事会关于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长久不变问题的决议,并在纸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摁上鲜红的手印。


请回答
(1)根据图1文书及其简介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包干”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各自的归属,概括“大包干”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图1与图2两件文书各自形成的时代大背景。
(3)以材料中图2的文书藏品为例,从材料来源和内容角度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这件文书对于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改革有何史料价值。
3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4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司马迁)班(班固)韩(韩愈)柳(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此则嗜古者之痼也。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1917年)

材料二   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比较材料一、二在文体和观点上有何不同,并概括指出持材料二观点的理由。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材料对研究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5-08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图1与图2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有关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珍贵文书藏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据图1文书及其简介信息并结合所学,指出“大包干”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各自的归属,概括“大包干”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图1与图2两件文书各自形成的时代大背景。
(3)以材料中图2的文书藏品为例,从材料来源和内容角度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这件文书对于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改革有何史料价值。
2021-03-02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领导我们抓开放

(谷牧:曾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分管对外开放工作。以下内容是其口述内容)

“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能成功,现在有了“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使我们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西欧发达国家......它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它们的资金、商品、技术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

“还是办特区好”

经过反复研究,理出了这样一个思路:粤、闽两省要把潜在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改变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这项重大举措的出台,显著提高了人们的开放意识,启动了通过改革实行开放的进程。

“不是收,而是放”

社会主义国家举办主要是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经济特区,马列主义的著作中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无此先例。它是一项重要的创举和试验····.“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再加上闽南”三角洲””

到了1984年年底,根据沿海14个城市开放的进展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研究进一步扩展沿海开放地区,即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条件与上述两个三角洲大致差不多的福建南部的厦门、漳州、泉州一带的沿海市、县也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摘自欧阳淞、高永中《改革开放口述史(精装本)》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该信息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2-25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年6月,四川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随同省领导访问英国。在考察一家公司时,省领导发现,厂长同时担任采购员和技术员,就对常光南说,回去后把你们那里按照这个改一下。常光南回去后,在向阳成立了一个农业公司,管农业,包括种子、防治病害和技术。后来又把供销社作为基础,把街上的商人组织起来,成立商业公司。还把公社的工业组织起来成立了工业公司。三个公司组织起来后,又组织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1980年6月,四川向阳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事后第三天,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打电话问:“你们广汉是不是有个向阳?”回答:“有。”“是不是把公社牌子换成乡政府了?”“我们搞了一个试点。”“谁叫你们搞的?”“我们自己搞的,我们搞个试点,实验,不行就把它换了。”过了一段时间,全国人大打电话说,公社摘牌这件事请示了中央领导,可以搞试点。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摘编自常光南口述、当代口述史丛书编委会编《当代四川要事实录》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3-05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

——(北魏)魏收《魏书》

材料二   从经济上讲,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看中了洛阳可以通漕运……洛阳能通四方之运,迁都洛阳是关系到军国大计的问题。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材料三   冯氏害死孝文帝生父献文帝且孝文帝自幼受制于冯氏,这使他的内心极为痛苦,并在情感上有曲折、隐晦的表现……因此,对于孝文帝来说,无论是他企图建功立业,还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他都必须离开平城。

——王永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个人因素》

材料四


注∶如图为出土于洛阳北魏冯熙、冯诞父子墓志(冯熙∶北魏冯太后兄长)。据墓志记载,冯熙死后,孝文帝为其举办了两场极为隆重的葬礼,表达了孝文帝对冯氏家族,特别是其祖母冯太后的哀思之情。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指出两则材料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四对研究孝文帝改革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据统计,唐代有关吐蕃的诗歌作品,总量超过1300首,下表所列诗歌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诗歌
题目内容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人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A.反映了唐朝的风土人情B.客观展现了唐蕃矛盾
C.推动了唐蕃间的文学交流D.兼具文学和史料价值
2021-04-12更新 | 3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