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1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农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材料二   “我是一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王进喜日记

材料三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2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材料四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表

1932年

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年

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困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2008年

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2年

北京、张家口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主要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理想。
(2)指出材料二中的史料属于哪种史料类型?简述其史料价值。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谈谈对取得上述成就的认识。
2023-03-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0年8月递交到英国国会两院的请愿书表明:1839年9月至1840年5月之间,伦敦东印度协会,伦敦、格拉斯哥、里兹、利物浦、不来本及不列斯脱各地的商会都一致敦促政府对中国“作出强硬而有力的行动”。这一材料的史料价值在于(     
A.证明英国政府极力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B.为揭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提供史实佐证
C.表明民间力量在推动战争方面作用突出
D.说明商业资产阶级为推动战争制造舆论
3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22年3月4日,在良渚博物院举行了良渚文化&百泰精工IP授权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展示了“尊琮”“渚梦”“玉鸟”等70余款产品,清华美院博导黄维介绍,这些产品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良渚文化中的神徽、玉琮、玉鸟等因素。这些产品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真实再现了良渚文化的辉煌
C.有效地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D.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世人对王安石变法的部分评价。对下述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北宋刘华《忠肃集》二三年间,开阖动掘,举天地之内,无—民—物得安斯所者……数十一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明李贽《史纲评要》实王安石有以启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官其为害当见于数年之后。(评论北宋亡于金)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

A.《忠肃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史纲评要》属于明朝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最为全面
D.从《忠肃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2022-08-0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一组史料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历史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述史料因类型不同价值也不同B.近代经济发展是人民抗争的根源
C.抗争取胜使清政府收回国家主权D.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呈多元化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以下是国统区对长征的部分报道。

在湘江战役中,报道称,“匪实力被歼所剩无多”。
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报道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
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报道称,“匪前临大河,后有追军,势将被歼”。
193510月的报道称,“残匪入陕,北三边及保安一带,与陕北赤匪合股”。
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报道
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大白于天下,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传奇般的英雄事迹传播开来。董健吾受宋庆龄派遣前往陕北,在聆听王稼祥等人有关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并得到珍贵资料后,在国统区发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1)依据材料,指出国统区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不同并简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9 . 某班学生以“辛亥记忆”为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十九日(10月10日)贞壮(人名)讯,知昨夜十时半汉口获革命党人二,因大索,续获宪兵彭楚藩与刘汝奎及杨洪胜(开杂货铺),晨六七时事讫,各城俱闭,十时方开。余即于是时过江至汉口必业里纸厂事务所,六时饮于海洞春。八时登舟,舟名“襄阳”。见武昌草湖门火作,盖工程营地,火作即长亘数十丈。火光中时见三角白光,殆枪门火也,闻十八日夜搜得党籍后续获二十余人而未已,余竞不安,遂尔反侧欤。十时舟行,行二十里犹见火光。……二十一日……见鄂电,知武昌以十九日夜三时后失守,督避登“楚豫”兵轮。

——摘自《张謇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史料的呈现形式分析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和价值。
(2)材料三是某同学给图片一撰写的图片说明,依据此例为图片二撰写一份图片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展望下一个辛亥年,请用最为贴切的一句话,憧憬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10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
C.监察制度的运作方式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
2021-12-23更新 | 247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