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26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如图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试点
2022-08-02更新 | 578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朝后期,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相继问世了几部重要科技著作。下表数据统计出自
内容数量
药物1892种
新药374种
验方11096则
插图1160幅

A.《徐霞客游记》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2022-03-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资料统计,1911年全国有面粉厂大约四十家,资本六百多万元;1919年增至一百二十多家,资本约四千五百万元。数据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
A.面粉工业跃升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B.民族工业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期
C.民族资本开始超越外国资本主导国内经济
D.该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难得的发展时机
2022-01-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下表数据统计自
A.《徐霞客游记》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2021-06-1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监测(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余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状况并概括改变其经济状况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引起图一和图二数据变化的相关政策。概括图三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7 . 地方政治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帝国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路系统和官僚体系。……就秦朝的郡县制度来说,从考古发掘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发现,甚至最小的县城的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由秦帝国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可以从上到下传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错。秦帝国的道路系统,在中原地区是两横两直四条主干道,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外展开若干条辐射线。这样的内建系统,传达命令效率很高。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衰》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内建系统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施的前提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与以前王朝地方治理的不同点以及形成不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8 .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2016-10-11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如表为三国初期至唐朝初期中国人口变动趋势。对表格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三国初期至唐朝初期中国人口的变动趋势(220-624年)
时期公元纪年实际控制疆域内人口(万人)当前中国版图内人口(万人)年均增长率(‰)
三国初期22012001900
三国末期265227927548.25
西晋末期300300134796.68
东晋十六国末期40027803228—0.75
南北朝北魏与梁520494053404.19
南北朝末期58141304530—2.70
隋朝末期609503255427.20
唐朝初期62415382500—53.07
A.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一定程度影响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B.西晋的短暂统一和“黄籍”制度对人口数据的增长有正面作用
C.隋朝社会经济发展和“大索貌阅”推动了人口数据的较快增长
D.唐朝贞观年间虽然政治开明但社会经济其实并未得到恢复发展
2024-05-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县城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入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024-03-22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