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如下表。造成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B.随着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使铜钱价格越来越低
C.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以白银购物使银价高涨
D.随着协定关税的制定,外商以条约哄抬白银的价格
2 . 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的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机构职责
掌典领百官。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据此可知
朝代科数八旗举人人数
顺治朝2112
康熙朝16635
乾隆朝271090

A.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儒学影响得以扩展
C.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
D.选官注意地域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某校学生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的名称应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
1704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6 .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行业工业农林水利邮电运输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贸易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2%7.2%3.7%3.1%1.0%
备注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
B.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C.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7 . 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中任意两个主张的内容。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写入党章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3)展览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以下是展览主题句: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4)展览四:重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不断探索并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请根据结束语及所学知识,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
2016-11-18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临川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缓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摘编自傅乐成《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察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题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9 .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品种生产量(千吨)百分比(%)
关内东北关内东北
259352539855.549.5
生铁239170212.387.7
钢材39519793
水泥77415033466

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
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10 . 下表摘编自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十二章全国内战爆发以后
第四十一章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发动“大跃进”(上)

A.发动“文化大革命”B.红军长征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D.筹建新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