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6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有“八议”制和“官当”制。八议制是指八种士族贵族利益相关人物犯罪后可不适用普通法律,不用走正常诉讼程序,而由皇帝选择高官对其进行判决,判决结果往往是宽宥处置。官当制是指官员的爵位可以抵罪的一种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士族贵族的特权B.地方实力的增强C.皇权专制的削弱D.官僚政治的腐败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系列对非洲政策新理念、新主张、新举措。2015年和2018年两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双方于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将中非关系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新型区域合作有待发展B.是中国重视睦邻关系的生动体现
C.凸显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旋律D.反映了我国外交立场的重大调整
4 . 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要求“崇本息末”,但他们也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家的主张(     
A.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B.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C.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D.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唐初在崇尚门第、官爵的社会风习以及“抑文雅而重法吏”的用人方针下,科举士人多艰于仕途,居大不易。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唐初(       )

A.九品中正制仍为主要选官制度
B.科举制度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
C.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D.科举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限
6 .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运动,回击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提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系列思想。此报告(     
A.直接推动革命新道路的开辟B.使中共开始意识到农民的重要
C.加速了国民大革命运动进程D.体现党对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
2024-03-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利玛窦在中国居留期间,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有意把中国版图置于全图的中心。此图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李之藻为之刊印。对利玛窦此举解读合理的是(     
A.推动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B.改变明朝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知
C.便利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迎合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思想
2024-03-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图为中国创建的“一带一路”示意地图。“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代一路”的创建(     
A.旨在恢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B.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C.与欧亚国家结成联盟发展经济D.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2024-03-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后期已有士大夫开设书院对学徒讲学。唐末和五代期间,连年战乱,官学大为凋敝,更是为宋代书院的大发展了提供了机遇。宋代书院一般由民间投资设立,独立于官学系统以外,是理学大师们著书立说,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教化的基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书院的教学内容以理学为主,而且十分强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培养,要求学生“三省吾身”。书院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官学有所创新,鼓励学术自由,提倡师生互相交流。

——摘编自陈金肃《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探微》

材料二   1898年7月,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化国立大学,成立之初既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担任全国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学校一改“中体西用”的旧思想,秉持“兼容并包,中西并用”之理念。 儒学经典不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是开国内风气之先,引入西方近代学科,分科教学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到20世纪初,学校已开设师范馆、译学馆、医学馆、仕学馆,后又细化为文科、商科、工程科、法政科等学科。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的主体改名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京师大学堂与宋代书院相比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大学堂的历史作用。
2024-03-17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治者苻坚将“礼神祇”与“修废职,继绝世,课农桑,立学校”视为同等大事,并进行“起明堂,缮南北郊,郊祀其祖洪以配天,宗祀其伯健于明堂以配上帝,亲耕藉田。”苻坚此举(     
A.激化了前秦的社会矛盾B.确立了农耕经济的主体性
C.造成了前秦统治的瓦解D.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024-03-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