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期寺院经济大规模发展,寺院拥有的土地占当时全国可耕地面积的1/3,依附农民占当时总劳动力的1/7,僧尼达几百万之众。材料反映了
A.寺院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支柱B.百姓为躲避剥削而进入寺院
C.民众对社会现实不满与失望D.大量寺院与政府争夺劳动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20-08-10更新 | 369次组卷 | 8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7 .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探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由此可以推断
A.各派对传统文化都继承与创新B.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转型
C.各派都试图解决国家治理问题D.各派都注重文化重建工作
8 .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B.新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吸取经验教训
9 . 元朝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再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至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束路府州县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材料反映了元朝
A.出现内重外轻局面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路府州县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李白曾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建立了大一统王朝D.修筑了万里长城
2021-12-04更新 | 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