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宋仁宗时期禁军的分布及数量列表。据此可知,当时奉行的原则是(       )
地区驻军指挥(营)数/个地区驻军指挥(营)数/个地区驻军指挥(营)数/个
京城开封476开封诸县208京东140
京西165河北254河东160
陕西329淮南58江南31
两浙18荆湖81福建10
广西8四川9——
A.分化事权B.重内轻外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017.224.5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023-10-25更新 | 692次组卷 | 70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袭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疆,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
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372座墓葬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大汶口
随葬品件数/件座数/座比例/%
043131.4
1-563846.5
6-1019013.8
11-20795.8
21-50272
50以上70.5
A.早期国家形成B.神权色彩浓厚C.贫富分化明显D.社会分工发达
5 . 下表反映了(       
时间经济主张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主张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富国御辱”
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实业是“富强之大本”,提出轻工业以棉为纲,重工业以铁为纲的“棉铁主义”
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提出振兴实业的“要道五条”
A.中国实业救国的思想B.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最确切结论是秦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汉书·主父偃传》(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柳宗元《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A.统一天下、疆域辽阔B.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C.以吏为师、刑法严苛D.通过改革确立君主专制
2021-12-04更新 | 594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成为定制
A.扩大了官吏来源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D.解决了考试弊端
2021-02-07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 “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表格中“1”“2”代表的年份可能是
年份国家计划安排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国家管理价格的商品占商品总产值的比率
181.3%95.7%97.2%
27.6%6.1%8.3%
A.1927年,1949年B.1949年,1965年
C.1966年,1976年D.1978年,1998年
9 .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1876年开始启用的五年学制课程表。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年份学习内容
首年数量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服务对象发生变化B.语言教学日益减少
C.学习内容更加综合D.办学方针逐渐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出处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A.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