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2021-04-29更新 | 239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意义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知识分子,而且有极大热情的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农民群众。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表现的爱国主义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毛泽东还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站着,老走着,定然不会持久。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材料三


材料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松涛口述证言:

三台洞的大屠杀是我在江这边亲眼所见。虽然当时只有十几个日本鬼子,是从燕子矶过去的,但他们打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些日本鬼子先用机枪扫,接着又用刺刀戳……1938年,我有一次去下关卖柴,日本兵拿中国人开心,用刺刀戳我的头,我当时血流满面,到现在头上还留有伤疤。

材料五 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山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摘自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判决书

材料六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没有30万人”“埋葬数之多不过1300到1500具”“城内埋葬数至多为623具”。

——摘自东中野修道《南京大屠杀的彻底见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中国人民“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的思想理论,并说出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共进行了哪些实践。
(3)史料根据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请以此标准对上述史料(材料三、四、五、六)进行分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指出材料五、六的论定哪一个更可信,并说明理由。
2023-09-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2023-04-21更新 | 114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
2022-10-01更新 | 596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迁徙到边疆B.西晋的史料记载缺乏客观
C.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已经完成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解释是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材料二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述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月)


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做出了回应。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某一个阶级的回应确定一个主题,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
A.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B.神农氏画像石刻
C.会种植和栽培水稻D.西汉的耧车模型
2021-11-21更新 | 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1)阅读以上材料,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强在中国攫取的领事裁判权(最早)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议其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王绾主张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弊端?
(2)根据材料一,李斯又主张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特征?
(3)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纳谁的建议?你的理由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5)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2021-11-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