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求变”、“求新”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下列关于北宋范仲淹、王安石,明朝张居正变法相同背景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政治腐败   ②财政困难   ③农民起义   ④生产关系剧烈变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1915年“文学科学研究部”的年会上,赵元任先生提出“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而胡适则提出“如何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的疑问。围绕这思考,胡适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发起五四运动B.采用拼音文字
C.普及小学教育D.提倡白话创作
4 .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认为,中国前近代的概念可以上溯到明清之际,这段历史可以作为近代的胚芽期或胞胎期。这一言论的依据是
A.摇摇欲坠的君主制度B.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
C.全面崩溃的纲常礼教D.日益发展的自然经济
5 . 汉代僪学家普遍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并有所研究。李约瑟也说:“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俩家之学。”这是因为当时新儒学宣扬
A.格物致知求科学之真B.皇帝代表天统治天下
C.君权神授,三教合一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为了矫正当时盛行的“以身殉利”“以身殉家”“以身殉天下”等追名逐利的不良倾向,战国思想家庄子提出的人生价值目标是
A.回归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B.宁静自然、精神自由
C.积极入世成为社会的贤人D.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孟子对梁惠王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要想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良好社会秩序,必须
A.实行仁政,克已复礼B.民贵君轻,仁义王道
C.重义轻利,以德治国D.发展教育,戒除性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予赞《易》自(伏)羲、轩(辕)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轩而下,祖三皇也: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   

——摘鳊自【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

材料二   汉代是在推翻秦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秦代是一个相当残暴混乱的朝代。汉代要想在这样一个满目疮痍、混乱不堪的基础上实现王道是相当困难的。在董仲舒看来,汉代如果想得到好的治理,必须改制、更化。所谓改制、更化,就是改变秦制,实现汉制。他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遒,勿使并进一。他的上书《天人三策》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采用

——摘编自任蜜林《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上书《天人三策》的社会背景。
(3)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孔子相比,董仲舒对儒学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发展
9 . 宋明理学家和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相比’尽管都强调无私无畏、光明磊落等精神,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后者在社会政治主张上明确
A.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B.肯定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
C.主张抑制工商业经济D.关注民生并致力于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佛教提倡“不思善不思恶”“本性清净”。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材料表明,心学具备的特征是
A.存于心中的天理B.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
C.儒佛思想的融合D.去掉私欲以成就佛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