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白居易《贺雨》诗中说,“(唐元和三年)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遂下罪己诏……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一.诏下才七日……昼夜三日雨。”材料体现的天人观念有利于
A.巩固中央集权B.教导百姓勤奋
C.打击地方割据D.限制君权滥用
2 . 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这表明汉代
A.儒学吸收了先秦的思想学说B.董仲舒是古代儒学的创始人
C.儒学仍然是原来孔子的儒学D.儒学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 . 战国后期,儒道墨法等百家之学在激烈争鸣、辩驳中“舍短取长,以通万方之略”,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各学派自身的理论建设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B.学派的分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C.各家代表决定进行学说争论实现百家争鸣
D.学术思想的发展出现了交融的态势
4 . 孔子强调“礼乐征伐伐自天子出”,荀子热情讴歌和向往“四海之内若一家”:墨家提倡“尚同”,“天字唯能一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法家鼓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些主张的宣扬和倡导
A.加剧了诸子思想的对立和斗争B.引发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动
C.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D.有利于“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
5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再到荀子的“礼”。战国末年秦朝初年的韩非子和李斯在老师荀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了法家集大成者。这说明春秋战国诸子的思想主张
A.越来越重视现实的功用以及可操作性
B.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蓄积深厚
C.都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认可和试用
D.因互相诘难而成就百家争鸣
6 . 《汉书》载,“王道衰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战国诸子)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由此可见,诸子百家的兴起主要是
A.奴隶制度走向瓦解的表现B.“士”阶层的活跃造成的
C.政治社会变革的直接结果D.顺应铁器牛耕出现的需要
7 . 黄老之学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种思想主张
A.是战国时期系统的法治理论
B.顺应了秦汉王朝建立“大一统”的需要
C.是西汉初期的主流意识形态
D.随着西汉经济实力的恢复而逐渐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仁礼和合”作为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以仁为基础,以礼为辅助,仁内礼外,始终贯穿于孔子以“修己安人”为合理内核的内圣外王之道。以“为仁由己克己复礼”的内圣修身之道为起点,承接“孝悌为本”“事之以礼”的齐家之法,最终达至“道德齐礼”“博施济众”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境。这是孔子“仁礼和合”思想在“内圣外王”之道的逐步深化,展现出孔子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世界的人文主义情怀。

——摘编自盛杏雨《孔子以“仁礼和合”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仁和礼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10-1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12年2月21日,以往多次支持总统制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刊发社论指出:“以总统负政治责任,非法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主党派试图完善政体B.革命党人警惕袁世凯专权
C.社会舆论专注国家时政D.媒体要求政治制度契合国情
2020-10-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洋务运动开启后,以李鸿章为代羡的开明督抚有意识地扶植近代矿务企业,促成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矿高潮。这次“开矿高潮”的形成
A.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合理布局B.抵制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和小农经济的逐渐瓦解有关D.源于清政府主导近代化进程
2020-10-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