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楚汉战争时每石米的价格突破了万钱,汉文帝时谷价多为每石数十钱,甚至出现过“(每石)粟至十余钱”的低价纪录。这一变化反映了
A.汉初休养生息的成效B.大商人对物价的操纵
C.刘邦抑制豪强的努力D.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
2 . 毛泽东在一次给宣传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国家最要紧的是多炼钢铁,多产煤炭、煤油和电力,多造机器。只有工业发达了,国家才能多造新农具和农业机器来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才能多修铁路、公路来把城市和农村连接,才能多修水利来发展农业。由此可知,这一批示应出现于
A.1972~1975年B.1965~1968年
C.1961~1964年D.1953~1956年
3 . 据记载.唐代韩愈首先发现《大学》(《礼记》中的一篇)的价值,并阐明其说,以“天竺为体,华夏为用”。韩愈的门徒李翱作《复性书》阐释性、情之别,认为人性本善,而受情之累不得发扬,因此修养的目标是“复性”,破除情欲,达到“清明”“至诚”之境界。韩、李二人的思想
A.力图实现儒家和佛教的兼容B.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
C.为宋代理学发展提供了启迪D.是新的经济因素发展的产物
2021-04-1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两代人之间对社会巨变所持的不同看法,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代际冲突”。代际理论对于深入探讨近代中国巨变时代中的思想文化冲突现象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工具。

——摘编自焦润明《代际理论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代际理论”的理解,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解,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5 . 1985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为19.56亿美元,此后几年呈现出稳健上升的态势。自1992年开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A.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B.民营经济获得合法的地位
C.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D.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
6 . 下图所示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统计。对该统计信息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和平与发展正式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与大多数欧洲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C.美国的霸主地位仍然十分稳固
D.亚非欧诸国助力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21-04-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是中国邮政为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发行的一套邮票。该历史事件
A.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
C.确立了人民政协的监察机关地位D.为中国现代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1-04-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自1918年起,新文化运动的诸多骨干投入到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相关团体也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这些团体的成立
A.适应了深化反封建斗争的需要B.宣示了新文化运动高潮的到来
C.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9 . 《(上海)南汇县志》记载咸丰初年至光绪初年(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社会风气时云:“邑素崇俭朴,虽士大夫家,居只布素,有事暂服绸绩。今差役之流,居然天青缎套,其妇女披红裙,满头金珠矣。”这一变化源于当时上海
A.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影响B.对西方文化的全方位学习
C.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D.男女平等意识的逐渐普及
2021-04-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田骄提出“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强调应尊重事物的本性;慎到认为“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强调对规律的尊重。下列说法与田骄、慎到的上述观点最接近的是
A.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C.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