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监察百官之职
B.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是国民基于对国家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心理,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媒介。(如下表)

认知型政治话语宣示“中国特色”:确认国民身份和政治认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向人民阐述国家的根本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人民宣示国家的发展方略和路径

态度型政治话语承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承诺满足人民物质利益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向人民承诺建设美好家园
情感型政治话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人民的文化归属感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人民的尊严和对国家的信念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激发人民自豪感和责任担当

——摘编自徐琳官文婧《“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信息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关系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3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4 . 江苏省句容市档案馆藏有一份同治五年(1866年)江宁府劝农总局所发执照(见下图)。执照载明“众姓田”领得句容县某村田地,由官府派员勘明界址,发给凭据,准其营业,日后垦熟开征时需按旧规定完纳丁漕等情况。对该执照的解读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摧毁了农村经济基础B.清廷实现了社会治理的近代化
C.清政府重视恢复战后社会秩序D.劝农政策解决了江南财政困难
2023-12-13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所示为1930年中国各城市电影戏院及其座位容量(单位:个)。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城市影戏院数目座位容量
厦门126750南京4200
广州1714300上海5337110
福州96400天津108820
汉口157450北平85160
苏州41000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B.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
C.市民精神生活日趋多元D.西方列强加紧文化侵略
6 . 如表是《海宁州志稿》中记载的关于1840年前至1858年广州和上海生丝年出口量(单位:包)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广州上海
1840年前约89600
1845年67876433
1846年355415192
1851年240920631
1853年457758319
1858年*85970
A.传统观念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
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主要原料产地D.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2023-10-11更新 | 392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卷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755.4%
1078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
1102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6.9%
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
8 . 如表所示为1997年、2021年香港部分经济指标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经济指标1997年2021年
GDP1.32万亿港元2.87万亿港元
人均GDP19.2万港元38.6万港元
外汇资产928亿港元4969亿港元
进出口总额3.07万亿港元10.27万亿港元
吸引内地投资519亿港元7529亿港元
A.内地投资是香港发展的根本保障B.香港回归提升了中国综合国力
C.改革开放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关系D.“一国两制”助推香港经济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商社会”说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即“物”的角度)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动;“富民社会”说以阶层构成的变动(即“人”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两者均力求发现历史过程背后隐性的长期演化趋势。

——摘编自柳平生《“农商社会”说与“富民社会”说:解读、比较与启示》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8-30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下列对《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B.是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自主协定关税
C.使英国在中国获得片面最优惠国待遇D.条款的规定减少了清政府的关税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