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1919年沈伯尘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形象地表现出面对三只硕大的拳头,曹、陆、章三人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的神情。与这幅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4-02-2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7年9月25日,漫画家蔡若虹发表了漫画《我们没有了家》(如下图)。这一作品(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提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展现了敌后军民的团结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4-01-31更新 | 23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3月,《小丑》杂志上发表了米勒的一幅讽刺漫画《欧洲与中国》(如下图),这幅漫画代表了当时西方舆论界和外交界多数人对中欧关系的认识。漫画中,一位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着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等。保姆说道:“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强调了“教育者”的行动重点。

——李牧群译《严肃的幽默;漫画中的历史与世界》(俄文翻译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19世纪末多数欧洲人对中欧关系的认知,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4 . 右图是创作于1947年漫画《后备空虚,败局已定》。这一漫画创作的主要背景是(       
A.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B.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结束
C.反对美蒋的爱国民主运动兴起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1949年初,漫画家廖冰兄发表的一幅作品一《江南布防图》。该漫画(     )

A.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已拉开反攻的序幕B.意在揭示国共的军事态势已发生逆转
C.折射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命运D.暗示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7 . 如图漫画反映出当时

(注:图砸出新世界左上方四个字为南方谈话)
A.明确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经济体制改革面临重大突破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D.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形成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洋务运动的漫画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努力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洋务运动“嫁接”工业革命的表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嫁接”。
(2)根据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内外因分别是什么?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022-05-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10 . 1936年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于上海开幕,引人注目的多是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其中穆龙的《蜿蜒南下》(如下图)采用水彩画法。漫画中的蛇从东北穿过长城,一路南下,十分醒目。此漫画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东北三省的沦陷B.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国人抗战意识的淡薄D.华北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