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历史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2 . 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这一变化反映出
书籍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外国学者译著中外学者合译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甲午战争以前139部123部38部
《译书经眼录》20世纪初期35部33部415部
A.维新运动推动了民众解放思想B.对西方社会的学习更为主动
C.“中体西用”的思想得以改变D.社会转型推动向西方的学习
3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4 . 下图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3—1978年)GDP及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  )
A.经济指标一直持续向好B.人民群众的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C.经济政策调整作用明显D.经济发展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
5 . 下图是汉高祖到汉武帝期间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中军功受益阶层所属者所占比率变化图。这一变化(     
A.有利于巩固专制集权政治B.推动政府行政机制的完善
C.使得军队战斗力不断下降D.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法国学者夏泰宁指出,南方谈话后,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已成为中国全民共识、中共全党共识。这表明南方谈话(     
A.钳制了人们的政治思想B.加大中国改革开放力度
C.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D.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2022-07-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A.内阁逐渐具有决定权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内阁是法定中枢机构D.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8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方禁止私学教育B.吸取秦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C.儒学取得独尊地位D.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影响
9 .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昢“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道家思想缺陷日渐显现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儒家独尊地位得以确立D.两位皇帝时期国力的变化
10 . “个人”一词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时“多引以为大话”,面在新文化运动中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民众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
C.当时社会发展取得极大进步D.民主与科学思想已成为主流
2021-11-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