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或侧重经学,或侧重史学,或侧重哲学,但均是经世实学思潮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其学术背景是(     
A.西学东渐逐渐加深B.程朱理学体系烦琐
C.陆王心学愈发空疏D.三教合一成为现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30年代初,知识界发起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形成一股强劲的现代化思潮,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刊载大量有关现代化问题的文章。

材料一中国农业,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生产技术的落后,经营方式的退步,已在任何独立国家之后;不,就是其它的殖民地国家,也比较中国要近代化得多了,我们知道其它各国,已跟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制造为化学肥料……别国已用了极大的电机设备作灌溉之用,中国还是利用着人力和畜力,天天向自然作汗血的挣扎。这一切农业生产的现状,正如以大刀抵抗飞机和坦壳(克)车一样,安得不落伍。

——吴觉民《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材料二机械要制造,日用品也得制造;电站要建立,人民住宅也得建立;森林要开采,游息的胜地也得修饰。现代化中国,一定不应当是为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整个的社会而现代化。

——亦英《现代化的正路与歧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大讨论”的历史背景。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关于现代化的观点,并予以评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223日至31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所作的决定要点如下:……发展教育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量举办业余补习教育,开展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对原有老解放区的教育,以巩固与提高为主,关键是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改进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轮训和在职学习,培养称职的教师。对新解放区的教育,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他们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逐步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加强革命的政治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反对书本与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一致.必须改进考试制度、学校的管理,必须贯彻与实行民主集中制。应设法改善教育工作者的物质和政治待遇。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2023-04-11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地方自治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一方面是晚清政府为了保住其统治地位,不得不接受地方自治,另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这一社会力量为了救时改制而提出进行政治变革。维新变法后,一些具有地方自治意义的自治团体,如湖南南学会等兴起,开启了地方自治的实践。在维新派看来,“独立之举,非可空言,必其人民习于政术,能有自治之实际然后可”。维新派认为要张国力、伸国权,必须使民族强大;而要保民生、厚民生,则必先实行地方自治。维新派提倡绅士自治其身,自治其乡,绅士要具备参政、议政能力,通过地方自治以兴利除弊,使“官民上下,同心同德,以联合之力,收群谋之益”,“而去郡县专政之弊”。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了中国人的独立意志和政治权力,国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心,要改变这一状况,一个重要方式即实行地方自治,像欧美各国一样“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

——摘编自李娅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地方自治思想与实践论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地方自治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人士对地方自治实践的认识。
2022-04-17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9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1226日,在对试行法进行修改的基础上,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较之于试行法有了重大进步:一是内容更加科学。《环境保护法》坚持了大环保的理念,增加了“改善环境”的规定,反映了现实需求;明确了环境监管体制,对监管部门、监管职权的规定更加明确;克服了试行法政企不分的问题;建立了环境监管的基本制度,如环境标准、环境检测、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等;初步建立了环境法律责任体系框架。二是立法技术显著进步。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的环境法学研究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体系性显著增强,制度规定和表运更加合理,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考虑。

——摘编自郭兆晖《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4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作用。
2022-05-10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阶段划分

阶段主要科技政策和措施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1978-19841.全国科学大会发布《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
2.中共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对科技机构进行重建,并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利改革进行探索
1985-19911.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3.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
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促进机刻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现律的科技体制、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
19952005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2.国务院颁布《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完善创新体系、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符产业化
2006201l年1.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2.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垫;以“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选自李平《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背景。
2022-02-24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山东企业家陈光威以民营企业一企之力,挺起了国产碳纤维这个民族产业的脊梁,点燃了一道“民族之光”。

材料   陈光威,山东威海人,早年当过大队长、村支书,镇工办副主任。1987年,46岁的他临危受命,成为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厂长。上任后,他决定转产鱼竿。10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鱼竿生产企业。碳素钓杆需要进口碳纤维材料。然而,由于碳纤维属于军工材料,进口受到严格限制。

西方对中国碳纤维供应实行“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威得知科技部已经立项研发碳纤维的消息,他毫不犹豫表态要“为国家干点事”。碳纤维技术和装备是被国际企业封锁的,我国企业无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学成材。陈光威在随后的15年里,总共自筹投入了40多亿元。

2004年,光威集团研发出国产T300级碳纤维,中国第一次有了碳纤维;他们相继突破高强、高模、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并形成产业化。2017年国家领导人看望陈光威时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4天之后,陈光威因病去世。目前,光威集团承担了多个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已经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的碳纤维材料。

——摘编自陈润、谢再红、邱恒明《民族之光:陈光威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们的启示。
2024-05-14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贵州,就农业经营方式看,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形式。农民劳动时间很长,“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不论寒暑,终年在田里干活,劳动强度极大,但生产效率很低。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乌江和都柳江沿岸、北盘江下游、赤水河和铜仁、都匀等地区都产棉花,妇女皆能纺绩织維。兴义大山,家家织布、染布、卖布。随着洋纱的输入,较多的农家都用旧机织一尺二寸宽面的白布,出售于场期或城镇。

——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逐渐增加,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1912年,贵阳成立“贵州省城总商会”,设会长副会长各一人,由工商业者中有威望的人担任;会董数人,在各帮各行中物色热心公益者来担任。其任务是帮助统治者派捐筹款,调解各会员间的纠纷与争执,发行钱票等。1930年,总商会改组为“贵阳县商会”,各行的同业公会为商会的基层组织。县商会的任务包括为军阀筹捐派款、评议税收、调解会员的纠纷、向统治者反映商人的诉求等。

——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商业概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明清时代,皖南一域产生了大量的契约文书。在徽州当地, 一般民众之间的经济交往相当频繁,田土交易推收过割,以及乡土社会秩序之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以“契约和理性”来支撑,即使是亲族之间也不例外。明清以来的徽州遗留下的大量文书,除契约文书之外,还有 日记、书信(包括原件、信底及活套)、账册、杂抄(“碎锦”“杂录”)、启蒙读物、日用类书和诉讼 案卷等,几乎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徽州在传统上属于诉讼频繁的“健讼”之地,围绕着各类土地、房产、赋役以及人身依附关系的文书,作为发生纠纷和诉讼时的有力证据,有长时期保存之必要;再加上“敬惜字纸”之观念深入人心,巨量徽州契约文书得以留存。

材料二   海外也零星可见徽州文书之收藏。如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明代歙县方氏信函七百通(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作为书法艺术珍品流入美国);英国的档案中有一些徽州茶商的资料;日本长崎等地,保留了一些徽州海商的文书。日本其他的一些机构也保留有少量徽州文书,但其整体收藏的情况还不是非常清楚。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有日本学者提出:古代徽商的海外贸易活动的巅峰在明中后期,徽州海商在明末以后走向衰落,到清朝时,徽商则倾其全力经营国内商业。1984年,有学者利用中日(官方)交涉中的海事资料,揭示了清代徽商利用沿海来扩大其商业范围,并以巨额资本从事海外贸易的事实。1999年,有学者广泛搜集中日两国的文集、笔记、随笔、碑刻、族谱和尺牍等资料,并从中寻找徽州海商的印记,得出在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前)的东亚,徽州海商仍然极为活跃的结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振忠《徽州文书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徽州文书大量存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外收藏的徽州文书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叶学术界关于徽州海商的争议焦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具体说明史料辨析在史学争鸣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