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莲鹤方壶是春秋早期郑国国君的随葬品,其完美融合了楚国、周王室及晋国青铜器的三种风格,造型上从下到上依次呈现出严肃神秘、中规中矩、自由飞扬的特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层盖顶盛开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着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冲破了商周青铜世界的神秘威严。这反映了(     
A.郑国文化受其他国家的影响B.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
C.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D.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2024-03-15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805年1月俄国戈洛夫金使团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开始访华活动。双方在礼仪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清政府逐于2月将使团驱逐出境。

对此,学者费正清指出,“扩展对华贸易是戈洛夫金使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清政府传统的朝贡体制是导致使团铩羽而归的直接原因。”学者朱立春认为,“此外交事件对俄国来说不过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却奠定了日后俄罗斯在远东对华外交战略上的胜利。对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外交战术上的胜利,却埋下了日后对俄外交战略失败的种子。”

——摘编自陈开科《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于2023年9月10日-12日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办的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

问:中方对此次论坛有何期待? 中方谁将出席论坛?

答:东方经济论坛是中俄远东开发合作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中方高度重视。张国清副总理将率团出席论坛。中方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俄方加强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部就东方经济论坛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等答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一外交事件进行合理阐释。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4-02-26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魏晋阮籍在《乐论》云:“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可乐也。”嵇康《琴赋》中也说:“(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这反映了魏晋士人(     
A.对玄理哲思的热衷B.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C.审美趣味非常高雅D.纵情流连山水之间
2024-02-26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抗战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他指出,运动战、游击战是主要的战争形式,要根据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地运用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他还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论持久战》等

材料二 基于中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国民党认为,持久战战略分为防御和反攻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应着重于防守,依靠现有军队,多线设防,“固守阵地”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拖延战争,以待国际列强的干涉,这是“抗倭胜利唯一要诀”;第二期则采取决然进攻态势。

——摘编自尹艳辉、栾雪飞《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抗战战略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评析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战略主张。
2024-02-23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5 .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耆英等以为通过进一步与英国“交涉”便可换取所谓“万年和好”,于是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等附件。同时,认为给予英法美等“片面最惠国待遇”,就可坐收“以夷制夷之利”。这说明(     
A.近代国家外交理念转型B.不平等条约签订影响深远
C.列强侵略进一步的加强D.思想认识关乎国家的利益
2024-02-2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6 . 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已达3亿,为解决粮食问题,乾隆下令嘉奖对农业有贡献的人。陆耀是其中之一,他在《甘薯录》中记述:“蔓延极速⋯⋯每亩可得数千斛,胜种五谷几倍⋯⋯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一至成熟,终岁足食。”材料反映出甘薯的种植(     
A.提高了粮食产量B.丰富了食品的种类
C.缓解了人地矛盾D.加速贫瘠地区开发
2024-02-23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53年以在籍京官名义奉诏举办团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至上海,筹划“会防局”,后入李鸿章幕府,留意经世之学,重视研究西学。186110月著成《校郊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和“制洋器”,强调“不自强而有事,危道也;不自强而无事,幸也,而不能久聿也。……自强而有事,则我有以待之,别一强而可弭之使无事也。自强而无事,则我不为祸始,即中外生灵之福”。次年,他将该书寄给曾国藩。《校邠庐抗议》最早发表于光绪二年(1876年)则本《显志堂稿》卷十、卷十二,共计22篇。

——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个人生平经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桂芬撰写《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023-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在6世纪末部民制出现危机,起义斗争频起。646年孝德天皇即位后颁布《改新之诏》,一场向“法式备定”的大唐帝国全面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大化改新,全面展开。废除世袭氏姓贵族制度,仿效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包括:召集群臣盟警“天覆地载,帝道唯一”,确立中央集权行政改革指导思想;在中央仿效唐朝三省六部制实行“八省百官”制,在地方仿效唐朝州县制实行“国郡里”制。废除贵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仿效唐朝推行班旧制和租庸调制。政府先将贵族手中的私地和私民变成“公地”和“公民”,以此为基础推行类似唐朝均田制的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政府每隔6年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为“公民”的三分之一;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负担租庸调:受田每段缴纳租稻22把;每户缴纳庸米5斗,庸布12尺。军事上中央设五卫府,各地置军团及镇守府等。仿中国唐朝府兵制,正丁中轮服兵役,战时作战,平时农耕。“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根据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等改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特征及影响。
2023-04-09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10 . 1966年4月,彭德怀看到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火热的建设场面写道:“天帐地床意志强,渡口无限好风光。江水滔滔流不息,大山重重尽宝藏。悬崖险绝通铁道,巍山恶水齐变样。党给人民力无穷,众志成城心向党。”这从侧面体现党和国家(     
A.对经济客观规律的尊重B.根据“八字”方针调整工业
C.对三线建设的殷切期望D.致力于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