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秦在这些边远地区设立郡县,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这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个人独裁C.地方经济发展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2023-01-01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峰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当时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大量种植桑树,特别是浙江“蚕桑之利甲天下”。这反映出这些地区(     
A.自然经济的解体B.农业经济的衰落
C.种植结构的变化D.抑商政策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晋书》记载,当时某一著作提出的“制图六体”包含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等六条法则。这是古代最系统、最完整的地图学理论体系,在地图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该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B.《梦溪笔谈》
C.《徐霞客游记》D.《坤舆万国全图》
4 . 近代某史料记载:“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线路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这里的“北伐”是指(       
A.太平天国的北伐B.护法运动C.北伐战争D.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
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
6 . 据史料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邀请丞相王导与其并排上坐。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门阀势力强大B.民族矛盾尖锐C.北民南迁D.政权频繁更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下列对该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合理的有(     
①东京城内榷场贸易繁荣,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②宋朝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③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进步推动了远洋航行
④商业契约应用更广泛,钱铺等金融机构盛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宋书》记载:“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建设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孝文帝改革的效果D.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的改进,亦以1933年以后为积极。政府特设农村复兴委员会及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制定农业合作社法,推行农民贷款贮蓄,发展生产......数年之间,农产增加,小麦棉花差可自给自足,进口稻米为之锐减。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自国民军到......视人民如草芥寇仇,日在水深火熟(热)之中,而政府尚日日高谈民生主义,如有地方士绅呈请减赋者,则政府置之不理;如有倡议加收赋税者,则为政府所欢迎......现今所谓最痛苦者,莫如田赋。

                            ——《吴兴县公民孙德呈为田赋正附税太重请求减轻文》(1934年7月)

材料三: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缴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农村的什么景象?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记载为什么会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