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事件与对应的评述错误的是(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
会战意义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忻口会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的局面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 . 漫画如下图(丁聪作品)日寇自言自语:“怎么遇不着一个中国八路军的斗士?”下列对此漫画评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发挥抗战主军的作用B.日本取得抗战的优势
C.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关键D.八路军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6 .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的社论说:“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在联合国内把它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蛮横做法,遭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和反对。”该社论评述的是
A.朝鲜战争的爆发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