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凌晨五更,酒家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活动了。市场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材料二: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100多年时间内中国保持相对的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性农业促使经济作物扩种;在手工业方面,北宋的生产规模和种类都超过以往。佃农的封建依附性减弱,“和雇”“招募”为官方手工业普遍采用,手工业者所受的封建束缚亦有所放松。商业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发展前提。

——摘编自任继愈《中国古代商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
2 .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说出两条判断的理由。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统一思想”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清朝前期大事记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设置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它结束了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它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进行选官。汉武帝在位期间,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定为制度。这一制度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这一制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以来,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名称与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3-06-06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补考历史试题
5 . 农业作为立国之“本”,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历经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发展阶段,而农业技术变革也由最初的推广新式农具、良种改造发展到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增产丰收。

——摘编自苏泽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农业改造研究》

材料三     1980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改变。在“良种改造”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3-01-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秦汉时期,以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现固奠定了基本格局。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秦汉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简要说明秦汉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022-01-08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沿革表(部分)


时代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
郡、县
道、州(郡、府)、县
省、路、府、州(军)、县
省、府(直隶州)、县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

——根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和古代中国最稳定的级地方行政机构名称。
(3)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试从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方面谈谈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1894年间中国民族企业分布情况(部分)

(单位:家)

地区/产业上海广东湖北四川山东其他地区合计
矿业————3——2813
纺织14883——13109
火柴13——————711

——整理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中国的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变,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建立。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并简要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成就。
2022-01-0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特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观代化建议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列举一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简要回答其历史意义。
(3)综合述材料,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就。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方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出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简析中国“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