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同时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这些措施(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D.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2 . 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一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总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B.官僚资本凭借政治权力聚敛财富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3 . 近代中国,旧式的跪拜、作揖等礼节被废除,而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促使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时间事件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举行
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953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12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4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据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为巩固政权采取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材料二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摘自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
5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2年

年人均纯收入(元)

133.6

191.3

270.1

A.经济特区广泛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80年以来,深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改革开放“探路者”到新时代“示范区”。深圳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化B.工业基础的雄厚C.矿产资源的丰富D.地理位置的优越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社会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社会出现了这些重要新变化的原因。
2023-09-16更新 | 104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四十多年前,人们如果想要吃一顿肉,那是要到过年或其他什么重大的节日才能吃到,而且需要凭粮票供应。如今,人们顿顿吃肉已是不在话下。这一变化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D.经济全球化顺利推进
9 . 农业作为立国之“本”,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历经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发展阶段,而农业技术变革也由最初的推广新式农具、良种改造发展到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增产丰收。

——摘编自苏泽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农业改造研究》

材料三     1980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改变。在“良种改造”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简析其积极影响。
2023-01-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探究题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
一、开眼看世界
二、官、民、夷
三、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一、洋务衙门
二、自强与求富
三、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
四、“中体西用
五、“决理易,靖黑难”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一、变的哲学
二、不变的哲学
三、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涌荡
第十一章庚子与辛丑
一、三种力量
二、义和团后的社会相
三、庚子事变的最后一幕
四、半殖民地的深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开展的探索活动。
(2)根据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材料自拟一个探究主题。
2019-08-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