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017-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A.B.
C.D.
2017-02-23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 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 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文选集》
材料三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 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四 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 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的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分别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下列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利弊》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5 . 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局面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统治区域B.缓和蒙汉矛盾
C.加强控制地方D.发展地方经济
7 .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2016-11-27更新 | 287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2016-11-27更新 | 438次组卷 | 37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9 .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2016-11-27更新 | 315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屯溪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2016-11-27更新 | 17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