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崩溃
2 .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
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
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 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曰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官员上的区别。

(2)分析、比较材料二中两图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产生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5 .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作者对“原理”开创持赞赏态度
③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④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的选官特点是
A.察举制是唯一方式
B.察举与考试相结合
C.察举与门第相结合
D.察举与征召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评价科举制度说“必有大批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西北至东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的机会……”钱穆认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C.打破了士族垄断局面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C.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2017-05-04更新 | 36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