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如图是对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该数据可以说明科举制
A.消灭了当时的特权阶级B.消除了魏晋南北朝的门第观念
C.拓宽了官吏的人才来源D.基本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2019-11-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部分进口货物进口税率变动数据,这一变化(     

货物

单位

(1843年)前旧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20.74

5.56

73.19

斜纹布

14.92

5.56

62.72

A.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B.刺激了西方对华的资本输出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3 . 读如图《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造成图中数据出现明显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
195719505164.0
195820000196.9
195917000170.9
196014350106.3
19611475080.0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21-06-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图 《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反比B.政治制度完善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5 . 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民族企业的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的表格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
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
A.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民族资本相比外国资本处于劣势D.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2023-06-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1947年4月23日~5月1日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所属的民族和阶层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代表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B.使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
C.得到了全国各界大力支持D.汇集了内蒙古人民的意愿
2023-01-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清代部分中外条约作准文本统计,侧面反映了
时间条约作准文本
1689年中国与俄国《尼布楚条约》以满、俄等文种签订
1842年中国与英国《南京条约》在汉文本基础上谈判,汉、英文订约
1861年中国与普鲁士《通商条约》用中国文字并德意志字样合写
1895年中国与日本《马关条约》以汉、日、英文签订,以英文本为准
1901年中国与11国《辛丑条约》以法文本为准
A.西方列强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B.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外交体系
C.近代国家主权和话语权的丧失D.清政府逐步放弃传统华夷观念
9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22次组卷 | 9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10 .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如果不包括中国,1987年至1998年全球贫困人口总数增加了8200万,但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球贫困人口减少800万。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主要得益于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
C.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