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的《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B.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2-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问题: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如下图所示)



(1)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2)三次巨变伴随着三代伟人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他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国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3 . 2019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中华民族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

请答题:试从上图关键词中任选三个,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9-09-03更新 | 336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摩一世,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帝制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一七八九年的法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各国革命的先声。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1)由材料一可知,民国初年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的思想观点。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李大钊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9-12-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该统计数据反映了
A.国民经济结构日趋于平衡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D.”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
6 .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下图所示:

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
A.“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
B.“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
C.“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
D.“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
2019-09-05更新 | 196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代表,他们有次难得的合影(如下图)与该合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胜利进军
B.国共合作联手抗战
C.重庆谈判商讨和平建国
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中国
2019-09-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耕经济的发展B.审美水平的提升
C.政局的相对安定D.社会思想的变动
2020-04-09更新 | 474次组卷 | 18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该画
A.创作时间不会早于唐代
B.再现春秋时期社会状况
C.意在宣扬儒家德治理念
D.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
2019-09-22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448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西藏区拉萨市第三高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