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6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四军)每到一地的主要政治任务。中国工农革命军(红四军)这些政治任务的开展(     
政治任务主要内容
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该地的地理、交通、民俗、物产、人口、教育、宗教、宗族以及阶级状况,地主、富农、自耕农、贫农、雇农的土地占有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部队设有宣传兵制度,宣传兵负责挨户和沿街宣传,刷写标语,组织集会。毛泽东还曾多次亲自修改标语口号,制定宣传方案,督促检查落实。
帮助地方培养骨干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和成立基层工农民主政权,以及组织农民赤卫队,进行分配土地、发展经济、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
A.壮大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B.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C.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D.促使当时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
2 . 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多次作出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与美方接触的信号。据此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       
A.说明双方的根本利益一致B.基于两国的双向需求
C.改善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D.摒弃了意识形态对立
3 . 下图关于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物种交流情况,它反映了(     

A.西域已经纳入中国疆域B.中原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当时推行开明民族政策D.丝绸成为市场主要媒介
2024-04-27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64年10月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纲领,要求联合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典化。次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称:没有一个国家有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其他任何国家的内部或外部事务。这说明(     
A.世界和平得到了充分保证B.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制定
C.中国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5 . 下面为1930年左右,在江西地区广泛传播的一首民间歌谣。该类歌谣的流传(       
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
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B.利于激发根据地民众的革命热情
C.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D.巩固了当时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2024-03-25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墨西哥之间就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108日,一艘名为“圣巴勃罗”的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丝绸、珠宝、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中国货物,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进入广阔的美洲大陆。从此,从中国沿海诸岛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船年年往来。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生丝促进了墨西哥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陶瓷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墨西哥银元(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因此这条海上丝路也被称为“丝银贸易”。

——摘编自李宗军《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中国在明清交替时期,社会的动荡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海禁与迁界更造成了商品无法输出,使丝银贸易受到了极大打击,陷入危机状态。英国商人趁此机会将印度棉布打入了马尼拉市场。中国重新恢复秩序以后,与美洲的丝银贸易迅速得到了恢复,但是受制于印度棉布、英国走私商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清王朝的南洋禁航令,丝银贸易的持续扩大受到影响。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中国由于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物价上涨,此消彼长的变化使中国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丝银贸易趋于衰落。

——摘编自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银贸易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丝银贸易趋于衰落的原因。
2024-03-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湖北三十八个县(州)相继宣布光复。在这三十八个县(州)政权中,充当主要行政、军事职务的共五十七人,其中士绅(包括立宪派)二十三人;旧官僚二十一人;革命党人十人;会党首领一人;不详二人。由此可推知,辛亥革命(     
A.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B.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C.隐藏着革命失败风险D.属于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万历十四年(1586年),因皇后无子,内阁首辅申时行以明太祖的“长幼有序”的理由上疏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神宗欲立宠妃郑氏之子(三皇子),便以皇长子年幼的理由搪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经过内阁的反复奏疏以及李太后对皇长子的支持,神宗最终册封朱常洛为太子。这一事件反映出(     
A.封建制度下中枢决策效率较低B.政治传统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C.明朝皇帝已失去太子的册立权D.内阁与外戚的政治势力逐渐膨胀
9 . 1931年7月1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决定实行新的赋税政策:对工人、雇农、贫民和烈士家属免税;遇意外灾害的纳税群众也予以免收或减收;对中农只征产值税,对地主富农按照政策征收。这一政策(       
A.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为反“围剿”提供支撑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是中国人物邮票的重要选题。昭君、文成公主都成为某一时期邮票中的主人公,两者做出的杰出贡献是(     
A.进一步增强君主专制B.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C.促进了中外贸易往来D.推动了民族的进一步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