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97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A.有利于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D.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领导能力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473次组卷 | 15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023-06-08更新 | 338次组卷 | 94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6 . 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
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
2023-06-02更新 | 1151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者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5-29更新 | 321次组卷 | 8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美超英”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9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10次组卷 | 6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为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     

(注:1担=50千克)
据图可以推知陕甘宁边区
A.农民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B.有效地应对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土地改革调动生产积极性D.彻底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