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几经嬗变,其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十分明显。观察下列中央机 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各图示相对应的朝代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制度的运行特点,并概括该制度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机构调整的趋势。
2022-11-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D.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2020-01-17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 . 下图是考古学家在我国各地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的典型炊器,并将其划分为不同文化圈。这些考古文物可用于说明(     
文化圈 地域 典型炊器图示
釜文化圈 长江流域
三足器文化圈 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
筒形罐文化圈 燕山南北地区
A.区域文明发展具有孤立隔绝的特点B.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基础坚实D.统一多民族国家雏形的显现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唐朝中央机构          图2明朝中央机构          图3清朝军机处内景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图5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3)以图示4、5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2019-09-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示所示的政治制度,实行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化大革命”开展
2023-01-08更新 | 149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固然采取过某些权宜性的措施,但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显然更为重视。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等地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摘编自《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3-07-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
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
2022-11-29更新 | 844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