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一朝代中央机构及其职能示意图。图示中的②处应该是(     
A.三司使B.枢密院C.御史中丞D.同平章事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材料三:下图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史料反映的两派治国主张?
(2)依据材料三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3)概括材料四中反映的秦朝措施?再举两例相同类型措施。
2023-02-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李兆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社会转型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国家产生
2020-11-25更新 | 2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蜀、西晋、隋B.东汉、南宋、唐
C.东汉、西晋、唐D.蜀、西夏、隋
5 . 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D.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2020-01-17更新 | 2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日趋于完善。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具体时代,简析图示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创新?试列举两个,并说明其创新之处。
2023-12-1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 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前秦B.②——西晋C.③——梁D.④——后汉
2022-06-27更新 | 435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制作图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图示,其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是
A.蜀——吴——西晋——东晋B.蜀——吴——东晋——西晋
C.吴——蜀——西晋——东晋D.吴——蜀——东晋——西晋
2021-07-14更新 | 655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段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能及其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