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附近的窦皇后陵等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江村大墓”出土陶俑。陶俑数量众多,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


   

材料二   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   印证霸陵


   

材料四   (“江村大墓”)平面为“亚”字形大墓。“亚”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在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


(1)从史料证史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二对汉初时代特征的印证。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江村大墓”被确认为是霸陵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在考古过程中,发掘出土了若干新器物,如顶尊跪坐铜人像、铜圆口方尊、玉琮、丝织品、金面具和象牙雕刻,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因素。这进一步印证了(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南北文化趋于一致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D.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3年2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汾阳市冯郝沟村东北发现了一处距今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下有关该文化遗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            ②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1-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孜隶属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据濉溪县志记载.位于该县境内的大运河故道。1999年初,在柳孜段公路裁弯取直降坡施工中发现陶瓷器等文物和其他遗迹的现象。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次大发现。

罕见的宋代货运码头

……石构建筑砌体依河道南岸堤坡而建,所使用的石料质地不同,大小厚薄不一致,形状各异的石料均为使用过的旧料,在砌体中还夹杂使用一定数量的汉代墓葬石构件画像石石料。石砌体的基础,采用瓦砾层与黄黏土层间隔夯实处理,共4层,厚75厘米左右,基础大于石砌体,北部向河道内延伸。

珍贵的唐宋沉船

1号沉船为木板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船身存长9.6米,包括拖舵共存残长12.6米。现存船体长度由两段木板拼接而成,用双排铁铆钉固定,缝隙间填以油灰。尾舱横梁上有三档舵杆限位木椿,可调节船的航向。

2号沉船是一艘独木舟,由一根硕大的原木整体雕凿而成,长10.6米。船体两头窄中间宽,呈大半个圆弧形,头和尾部上收,面部稍上翘。

6号沉船为木板结构,残存长23.6米。从这段立于壁板之上的底板结构情况来看,船底为平底。船壁板特别巨大,木质坚硬,板面向内呈弧形,舱中间存有13根空梁方孔,空粱尚残存三根。

丰富的古陶瓷

经初步鉴定,能确认窑口的有安徽寿州窑,浙江的越窑,江西的景德窑,福建的建阳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磁州窑、定窑等20余座全国各地窑口烧制的产品,窑口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实为罕见。

——摘编自阚绪杭《运河考古的首次大发现一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面世》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运河故道有哪些史料价值。
5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6 . 夏网格纹鼎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于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也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该鼎成为镇馆之宝的原因是其(     
   
A.见证了青铜时代的开始B.材质和政治文化的特征
C.造型美体现的技术水平D.结束了石器时代的历史
2023-10-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民族历经磨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894-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
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
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
号”附近。

图二
“致远舰”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
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 YUAN”(致
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
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
水侵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
厘米、高1.5厘米。

图三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
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
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
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
远两艘巡洋舰上。

(2)材料二所示史料中,有实物史料、有文献史料,也有兼具实物和文献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写出判断依据。
2021-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A.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
C.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D.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
2019-12-20更新 | 513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仰韶文化后期墓葬中,个别大墓随葬品多达百件,并带有礼仪性质的玉质斧、钺、璜等物,小墓则随葬品很少或没有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1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在距今约7500~7100年的长江中游八十垱遗址中,考古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挡水坝,以及大量墓葬和以杆栏式建筑为主的居住房址等,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木器、百余种植物杆茎与果核。这说明该遗址(     
A.已经进入了农业聚落阶段B.先民生活较为丰富殷实
C.凸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所处时代出现阶级分化
2023-11-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