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8年,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铲起了一杯黄土,汉字鼻祖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等呈现于世,揭开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璀璨王朝的神秘面纱。下列关于该王朝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成为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的重要资料
B.妇好墓出土的铜铲证明了当时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C.四羊方尊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相当高超
D.内外服制表明当时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僚制
2023-04-13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习能力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江南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三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2年9月2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浙江温州朔门发现古港遗址成为会议亮点。该遗址发掘出8座码头等遗迹,出土沉船、瓷片、漆木器等遗物。该发现实证温州港是宋元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这表明宋元时期(     
A.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B.瓷器与漆木器是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C.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32次组卷 | 108卷引用: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A.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
C.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D.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
2019-12-20更新 | 513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落后。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江南地区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还有铁锸、铁锄、铁犁铧、铁镰等大量铁农具。东汉时期诸多循吏在任期间教化治理,推广农耕技术,兴修水利,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垦田多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越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增加了相互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共同从事劳动生产。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较快发展,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   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汉和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023-01-12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4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宋代金银器流行文字铭刻,内容与唐代不同,纪年款识很少,而打印或錾刻店铺、产地、工匠名字增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产品主要供应贵族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9 . 宋代曾设立“都大提举茶马司”,“招募蕃商,广收良马”,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另据考古发现,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出土了大量宋朝钱币,如八角城曾挖掘出数千枚宋代铜钱,临潭亦发掘到北宋铁钱窖藏,一处就4750公斤。据此可推断,宋代(       
A.民族贸易一度兴旺B.货币管理混乱
C.统治区域不断拓展D.军事力量薄弱
10 .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和铭文,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从史料的角度说说“青铜器克罍和铭文”的价值。

材料二 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3)观察如图,结合所学说明这幅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2020-10-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