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集团军某旅冰雕精神展厅内,有一首战士宋阿毛写下的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冰雕精神”形成于(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南方
C.丝织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学家严耕望关于唐诗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曾言:“近代研究唐史,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我之以‘诗’证‘史’,只是从浅显处着手,就‘诗’的表面意义加以运用,以显现史事之面目。因为注意面较广,可能较陈先生所获为犹多,但就学术境界言,自不如陈先生之深邃了!”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古体诗应用于历史研究多出在唐史研究领域
B.严耕望、陈寅恪皆认为唐诗是研究唐史最经典史料
C.严耕望认为用唐诗研究历史自己无法和陈寅恪相比
D.通过唐诗可以揭示历史史实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
2022-03-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该诗反映明末吴江地区
A.草市兴起、夜市繁荣B.逐利崇富意识浓厚
C.官、私营丝织业发达D.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2021-11-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也见证了社会变迁。如“十里长街市井连”、“入蜀经蛮远别离”、“夜市千灯照碧云”。从这些诗中反映了唐朝
①商人远行贩运            ②夜市繁荣                 ③商帮形成          ④草市绵延不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一位抗日名将指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力量。1934年,这位名将牺牲前写下正气浩然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位抗日名将是
A.吉鸿昌B.杨虎城C.蔡廷锴D.张自忠
2022-01-12更新 | 2590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7 . 明末清初有文学家评价唐代诗人时曾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下列对“青莲”、“我翁”诗文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青莲”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
②“青莲”的诗被称做“诗史”
③“我翁”诗风凝重浑厚,格律严整
④“我翁”的诗反映盛唐气象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下关于《诗》的说法正确的
A.《雅》是其精粹B.收录了商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是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之一D.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奠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人们往往用“魏晋风度”来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涵。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陶渊明的田圆诗体现了个性张扬的特点
B.儒学吸收佛道之精神,反映统一的趋势
C.南北朝民歌体现了当时民族交融的社会现实
D.建安文学体现了国破家亡,忧国思家的情怀
10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晋赵简子问史墨,“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史墨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该材料反映了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②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当时已经没落
③ 出现强有力的大夫企图得国的情况          ④ 随着实力的变化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2-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